- 积分
- 52030
- 注册时间
- 2013-3-2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花落 于 2015-2-28 15:14 编辑
寻找年味系列之六
旺火与照庭
这次的年味征文,打算不少于柔软的硬币的8篇,是不是有点凑字的嫌疑了,那就继续凑吧,加油!
思维再次拐弯,这是在博友平城马二博客中看到的图片,是介绍老家大同的过年风俗,其中有贴着红纸条的一堆垒好的煤块引起了我的兴趣。
博主说:估计这个东西,外地人应该少见或是没见过,我们这里却是家家户户要垒的,这叫旺火。要在半夜十二点接神的时候才点,我的手艺差了点,只能凑合着垒成这个样子了。
这是半夜十二点接神时已经点燃的旺火。
据说垒旺火是内蒙古和山西等一些地的传统春节习俗,在民间,点旺火有红红火火、旺气冲天的寓意。
原以为只有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有这风俗,看另一位博友的文字,原来他的老家陕北农村也有这烧旺火的风俗,不过,他们那边烧不起煤,旺火却自有另一番景象。
他说:知道我们的旺火是什么材料吗?是一种叫做“圪针”的植物,就是好多人熟悉的酸枣枝。枯萎的酸枣枝皮干内湿,点燃后,受温度骤增的缘故,圪针枝往往会由内而外地爆裂,发出噼噼啪啪清脆的响声,虽不比鞭炮声响亮,倒也热闹非凡。伴随着圪针的炸响、冲天的火光、以及飘曳如蛇舞的星星灯光,小伙伴们叫啊、跳啊,直到长长的身影浓缩为一个圆点,才不舍地奔家而去。
忽然想起了祖母给我絮叨过的我们老家的“照庭”风俗。
不知哪一任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大年三十吃过晚饭,各家各户先要在胡同口的当竖几个秆草把子(秆草是指谷子的秸秆,捆成一捆捆的,叫秆草把子),几家一起点火,等火着完了,才可以放鞭炮烟花的。看谁家的火烧的高,烧的旺,就寓意谁家日子越来越好;还要看草把子着火后往哪个方向倒,预示着某种粮食丰收。我的家乡据说在文革时期移风易俗中这习惯早已被严令禁止,所以我没有幸见过这场景,据说山东中部山区一带至今还保留着这风俗。想必那场景热闹异常,人们围绕着点燃的篝火说说笑笑,欢欢乐乐,孩子们应该是最兴奋快活的,以致于多少年过去,祖母说起来总是念念不忘。
这风俗就叫“照庭”。
“照庭”的意思是光照门庭呢,还是为请来的祖先照亮回家的路呢,我感觉第二种可能更大些,古代的流传下来的风俗大多与祭祀祖先有关。
我在想,这旺火和照庭应该是同宗同源的过年习俗吧,只是称呼不一样罢了,有趣的是,这远隔千里内涵相同的风俗,却因各地百姓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智慧,而具备了不同的景观和情趣。
但这风俗,在地广人稀的农耕文化时期的确是很美好的回忆,但在当今人口密集的城市,鞭炮、旺火都成了一种不堪忍受的污染源。
当今的现代文明之中,我们如何能找回心中的年味?孩子们将来的回忆还会有“年味”这个词吗?
注:本文图片来自平城马二博客,细看看红纸上还写着“旺气冲天”几个字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