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4771
- 注册时间
- 2013-1-1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花落 于 2013-9-28 19:56 编辑
前言:很抱歉,我想来想去都不知道这篇文字应该叫什么题目,就胡乱写了这个。
中秋节,不适,倦怠,脑袋昏昏沉沉,感觉涨的很大。
QQ有熟悉多年的朋友问候,顺便聊天几句,提及自己目前身体的不适,我说难受的连死的心都有了,对方却哈哈大笑……
唉,这都什么世道,我不就夸张了那么一点点吗,怎么就连一点同情都赚不到了?
这么多年了,他了解我的性格,知道我需要的不是同情,也知道我不会想不开。
但是,我真的很不舒适,早上最难受的时候就忍不住胡思乱想,也许对很多人而言,疾病的困扰,精神的压力,真的是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想起了女作家三毛,她因一点小病用丝袜上吊而死;想起了诗人海子,山海关卧轨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25岁的生命。
在佛家的观点看来,每个人都是卑微而渺小,人生都充满着悲剧色彩,所以用佛家的眼光看世界,对红尘中的芸芸终生,内心会充满无限的悲悯情怀。
而作家诗人敏感的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容易过早的感知对活着的恐惧感,当他们的身体难以摆脱疾病的困扰,或精神难以适应外界生活节奏的时候,这种恐惧感就占据了一切,就容易走向悲观厌世。
其实,比起活着来,死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上帝造人,需要那么多复杂的程序,父母养育孩子成人,需要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如果选择抛弃生命,也许就在一念之间……
活着如此艰难,却令世上多数人选择艰难的活着而不是轻易的放弃生命,一则是上帝造人时给人类和所有的动物都附加上了一种本能叫做求生,这种本能让生物有意无意的能尽量的避开危险,爱惜自己的生命;二则人生于世,还有更重要的活着的理由,那就是还有爱与责任,爱与责任,会让人在生活的种种艰难中找到活下去的希望。
我想,三毛与海子,一定是对生活恐惧远远大于了生活中的责任,先天性格的过于敏感自闭,又导致爱的缺失。没有爱,就无所谓责任;没有责任,生活就看不到走下去希望。倘若生活没有了希望,就如同漫长的巷道中行走,永远见不到阳光。终有一天,活着的恐惧远远大于了求生的所有欲望,使他们走向了那条不归路。
以前读过扁舟子的文章,关于三毛的死,和他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想写点文字与他交流一下,一直懒散未能写成,今天忽然想起,再去读读他的文字。
当时我回复到:很喜欢读三毛的文字,于平凡中总能创造出很多美好和幸福的感觉。可惜,三毛的文字和她本人确是分裂的。她的文字阳光美好,内心却充满走不出的雾霾。否则怎么会以那样的方式结束生命呢?
到今天,对于三毛我依然是这样的观点。感性多情的三毛,自幼就因那过分敏感的心灵备受伤害,以至于她对这个世界是充满防范的,内心近乎自闭的,很少能感受到世俗生活中的温情,除了梦中的荷西,还有谁能满足她幼年缺失关爱的情感需求?
海子也是,他内心有一个纯净空灵的世界,纯净到了纤尘不染,空灵到了没有私欲没有柴米油盐。就在他的著名诗篇《明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刚刚有了一点世俗生活的气息,“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准备好粮食和蔬菜……”可惜,海子还是不肯转身面对红尘世界“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自然是背离世界的,就是这首诗写成两个月之后,海子选择了卧轨自杀。
他的世界过于的空灵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他精神的驰骋之地,他过于纯净的精神世界无法从他卑微渺小的肉体得到满足,他笨拙的言语无法让他在世俗中得到他精神需要的一切。他至高无上的精神世界只能看着自己那个堕入红尘之中,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的身体,无奈而悲凉。
对于死去的人而言,我们没有权力说三道四,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完全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境遇,导致每个人对生与死的理解会大相径庭。
中秋节的这天,虽然我身体强烈不适,但还是写下这些,只是因为想到三毛,想到了海子。
同时由衷庆幸自己,平庸乏才如我,胸无大志如我,原来不必羡慕他们过人的才情,只庆幸自己内心还洋溢着爱,还没有忘掉自己的责任。
后记:这篇文字写于中秋节,之所以隔这么多天才发出,是想到了小时候祖母斥责我的话:大过节的,什么死啊活的,不许说这么晦气的话。小时候,总感觉祖母事多,很不屑;但现在想想,那些忌讳的话中,何尝不承载着祖母对家人那份浓浓的爱与责任感呢?倘若我的父母知道我大过节的谈论这样的话题,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说不出的别扭。
这世上,唯有爱你的人,才会真正的在意你说什么做什么。我们容易伤害的,也恰恰正是那些太在意我们的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