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82|回复: 8

【感恩节】梦回故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0 21: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家已十载,在外飘泊,虽然早已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也熟悉了现在的环境和生活,可在内心深处,始终有一块静土,深藏着那些最快乐的时光,有什么地方能比生我长我的故里,给自己那么多的安全感和亲切感,心的归宿!
  其实这并不是自己出生的地点,六岁时随父母离开了出生地,来到了这片新开垦的土地,随着第一批人员的到来,我们成了原住民,一切从零开始,新建的教学楼、食堂、操场,还有住房。记得当时还是最早的一百户,随后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当时的居住分三大块比较集中的地方,生物所一块,老食堂一块和另一块。读书后,我们经常会互相等在一个交叉路口,手拉手一起去上学,上的是附近当地的小学,中学后才有了大学附属的附中。我和三两人住在老食堂住房,放学后我们就约了一起去住在生物所的同学家玩。所有的记忆都已经消失了,唯有记得那几排整整齐齐高大的以前遗留下来的房子,和伏在椅上向后看见窗外那比人还高的茂密的草。奇怪的是,这竟成了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幕,成年后还经常在梦中看到,竟相似《蝴蝶梦》里的第一幕,摇摇晃晃的镜头从一排排的房子晃过去,然后出现一丛丛长长的草,仿佛是恐怖片的前奏在梦中一遍遍地回放着,有几回真成了梦里惊险经历的主要场景,笑。是不是因为当时那些事物构成了一个幽静深邃的场景,所以留下了如此深刻而触目惊心的印象,只有自己的潜意识才知道了。
  对电影的记忆是从露天开始的,记得开天辟地第一部放的是《画皮》,正好坐在最后一排,一边躲在大人身后,一边用手捂着眼睛地看完了全片,当时应该是黑白片吧,拍摄技术和现在也不能比,可留下的惊吓的感觉却是后来再看同类片子时没有达及的。也许是因为露天的缘故,再后来电影放映转移到另一处更空旷的地方,再后来就在那处盖起了电影院,至今还一周两次地为师生和家属放映着各种新片,本人大学也是其中热衷的观映者,因为基本能赶上市区的放片速度,看到最新的各类影片,而票价是便宜很多的学生票。
  老食堂一排住房大概十户人家,其中一户后来和我家攀了亲,大概小哥和小嫂的好感就是从那时比邻而居萌芽的,虽然他们的恋情是我们都搬入了新居,两家分开以后正式开始的。当时左边是农田,右边是高高的渔塘,我们的房子前面是一个大池塘,上海今年下了一场十几年未下的大雪,记忆中只有住在那儿时才有过,那时池塘里结起厚厚的冰,调皮的小哥从对岸一路踩在冰上跑过来,冰随踩随碎,让我们几个孩子在岸边惊叫不已,再后来即使结了冰,也不能够在上面行走或飞奔了。那时几乎没有什么玩具,自由广阔的原野就是我们的游乐场,幼儿园时的扮家家,扮新娘子的总是体弱多病,等小新郎回来照顾,扮小新郎的标志是手拿一束采来的野花,成了当时的一个固定模式,记得自己是不爱扮小新娘的,因为觉得躺着很不自在,还是站在边上出出主意,指挥指挥别人比较有成就感。周围的田地一到丰收完,残留的蔬菜果实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提一个小篮,拿一把小刀,去挖没有采摘清的胡萝卜、花生、山芋等,成了无比的乐趣,回来后再用一小锅装满水煮起来,心满意足,是不在乎能不能吃的。再后来少年少女回忆起这一幕,旧梦重温,可是没有现成的剩余品,于是派人放风,就地取材,边上现成有的“借用”一下,火里捂熟几个山芋,胡乱吃几口,找点感觉后就一哄而散。这个故事可同另一个相比,有一女友小学就随父母到市区读书,高中时再回来农训(当时高一是有必修农训这一要求的),结果在农田里除草把菜类清理得一干二净,留下的都是杂草,休息时还顺手牵羊,把旁边的甜芦蔗都帮主人解决了,美其名曰“善良农民的回报”,说起时大笑自嘲,不亚于一次蝗(虫)灾。
  大概上小学时,家里分到了新居,那时完全是按家庭人口来分面积,十数年后又有一次大规模
的房屋调整,就完全是两番天地了,是按职位和资历分了,父亲因着工龄和资历原也可以调整的,可因为第一次分房已经有足够的面积了,所以就放弃了。当时因为家里人多,所以分到了同楼中最大套的,当时父亲应该是很自豪的,因为在外能为家小安置一遮风避雨的场所,也是任何一个当家男人的成就吧,记
得那时父亲在市区的老同事来家玩,对我们的居住条件是羡慕不已的。于是,放学后,我们就随父母来到新居,看着雪白的墙壁,明亮的吊灯,用布跪在地上细心地擦着刚漆好的地板,想象着快点搬进新家的快乐。之后一住就是十几年,从和弟弟同住大屋,到小哥结婚搬进小屋独住,十来平方米的小屋伴随了我青少年的所有岁月。有了自己的空间后,就喜欢独自享受,插上门拿着一本喜欢的书看着,父母来查视,打开门他们总能看到桌上摆得整整齐齐的书和笔,心满意足地走了。喜欢夜里做作业或记下一天的心得,有时看书兴头,又怕父母在窗口爬着查看,只有胡乱地把台灯塞入被中,偷看到一两点,于是从小学时就引以为傲既有好成绩又能保持的1.5的视力,那时开始下降了。
  父母亲们是那儿理所当然的主人,是那片原本荒芜的土地的最早筹建者,我们也就成了那儿的小主人。暑假的各种兴趣班,由大学老师任教,每期的外出旅游,长风公园的自贡灯会、浦江浏览等。两年前有过一次朋友聚会,都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先后离开了家园在市区工作生活,大家提到儿时的事都大笑不已。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史无前例的规模最大的“活动”,背景是当时放映一部内部片(就是内容有些敏感的,孩子不能看,名字已经忘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去看了,留下了所有大大小小,各个年龄层次的孩子,最大的是高中,最小的可能只有小学,总有数十人。晚饭后我们汇集在家属区门口,有两个大概是公推的组织者,年龄比较大,把我们分成几个小队,每个
小队有小队长,然后安排好任务就分头行动。我当时就随着小队到划分好的指定地点去了,因为是小兵(笔者小时在游戏中经常充当最底层的角色)不知道他们上层的安排,只知道盲目地跟着小队跑,听从小队长的指挥和安排,一不小心踩着草丛会有躲在里面的“小喽喽”发出的叫声,站下门口的大树下稍歇一会儿上面就传来两人对话声。被抓是很严重的事,代表了失败,奔波了一晚上,至于有没有完成什么任务,完成的是什么任务,当时包括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只知道自己没被抓起来就满足了。这大概是家属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行动,在我们的记忆中印象深刻。
  在这块占地颇大,据说是上海高校面积第二的院校(第一据说是交大闵行分校,可能都是因为离开市区的缘故,在市区寸土是金)的边上,是当地的一个小镇。我们对它的熟悉是因为它紧邻海边,有个广阔的海滩,最早这块地方包括我们的校园都是沼泽和芦苇菬,除着海水的下退多出了这么一块土地。最近几年,投资了不少资金要打造一个黄金海岸,“碧海金沙”的广告语经常出现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去年回去时,发现那儿已经
了一个旅游热点,挤满了各地来的人群。就我们读书时而言,没有那么多新的设施和旅游项目,只有一片宽阔的海滩,可已经是我们热爱的地方了。从小学到中学,带班的斑主任也都特别偏爱这里,经常会弄个班级或年级的野餐活动。大家带着锅、碗、菜、肉、油,自给自足,那儿自然也形成了一片野餐点,随处是几块大石头搭积起来的供烧烤的天然点。现在自己是早没了那个兴趣,可成了儿子的最爱,对他来说光着脚丫走在海滩上,捡拾着退去的潮水遗留下来的小蟹、小虾,有着无比的乐趣,调皮的儿子有时故意站在浪中,让冲击的海水拍打到身上,溅湿了衣裤,发出一声尖叫,然后咯咯地笑起来,这样的乐趣大概远超过玩花钱买来的电子玩具吧?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每回听到《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就不由想起了这块家园,想起了父母的朝作晚息,天寒日暖母亲的细心照顾,夏季缝裁衣裙,冬季逼自己穿上不爱穿的厚厚的衣服;刚工作时,每次回去,周一要赶五点半的班车到市区上班,父亲总是送到车站,看着上车;过年一家聚在一起,父母早早提前准备着各种点心菜肴,晚间为我们做好宵夜。看着父母头上日渐增多的白发,心里是酸酸的,不同于我们几乎是没记忆时的到来,早已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他们青年离开家乡,来到这儿,接受一块新的地方,有更多不易吧?适应一个新环境,还要带大几个孩子,付出的辛劳和心血,点点滴滴都是希望子女能生活得更好。有时也让他们来自己家住住,可用不了多少时间,他们又惦记着自己的老家,那儿有他们习惯了的环境,有他们熟悉了一二十年的老伙伴们,当初来自五湖四海,一起走过风风雨雨,在放子女远飞后,留下他们相依为伴。所以父母要回去,我也不阻拦,知道回去他们更心安,我只有在自己空余的时候,带上儿子回去看看他们,让他们看看下一代的成长。
  去年全家还回过一次自小离开的位于南京市的家乡,那是父母的根,而我们的根就是这块成长的家园了,可惜的是现在回去已经物是人非,看到的都是陌生面孔。可是无论何时何刻,它是我心中永远的家园!

已有 0 人打赏作者

发表于 2012-12-3 11: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先坐下~~等会再细细品味
发表于 2012-12-3 11: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长~
发表于 2012-12-3 19: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回故里,点石成金,洋洋洒洒的文字,所表达出的那份情怀曾引起多少人的共鸣。欣赏了
发表于 2012-12-8 12: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回到了鲁迅先生笔下,他也写过看戏那一出。只是我倒觉得楼主把看电影写得更生动有趣,尤其是吃零食那一幕,很惹人馋。。。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3: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淋着雨看日落 发表于 2012-12-3 11:44
那么长~

喝杯茶,慢慢看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3: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莲 发表于 2012-12-3 19:03
梦回故里,点石成金,洋洋洒洒的文字,所表达出的那份情怀曾引起多少人的共鸣。欣赏了

年少时的加快是最美好的,任何时期都无法取代的,因为那时的纯真。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3: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沐暮 发表于 2012-12-8 12:29
仿佛回到了鲁迅先生笔下,他也写过看戏那一出。只是我倒觉得楼主把看电影写得更生动有趣,尤其是吃零食那一 ...

过奖了,拿我与鲁迅先生相比,受宠若惊啊,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3: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暖冬的念 发表于 2012-12-10 13:17
年少时的加快是最美好的,任何时期都无法取代的,因为那时的纯真。

是回忆,不是加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灵家园 ( 粤ICP备2022134291号-1 )

GMT+8, 2024-12-22 11:21 , Processed in 0.074504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