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莲 于 2013-2-3 10:54 编辑
刚踏进腊月,集市上就比平时热闹起来。人多且不说,更是那五花八门的店铺就凭空多了好多。腊月的集市,在我们小孩子看来是热闹非凡的,也是一直向往的。每到这时候,我们就会跟在大人们身后,兴高采烈的去赶集。 大人们赶集是为了购置年货,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我们小孩子则不然,当时就纯粹一个玩。东瞅瞅,西瞧瞧,什么都那么好奇,什么都想看个明白。我们是轻松随意的,不像大人们那样,跟人讨价还价;更不用浪费口舌;我们只顾睁大双眼,看集市上来来去去的人们,忙忙碌碌的出出进进。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空气有些浑浊,人们十分拥挤。那时候也不怕人多,而且还专门往人多的地方跑,就算一个小缝隙,也要挤进去瞧个究竟,那时候多是出于好奇。遇到马戏团,看他们演杂戏耍猴,整个人都陶醉了,完全忘记了冬天的寒冷和萧瑟,沉浸在一片欢笑声中。有时候大人怕我跑丢了,会紧紧牵着我的手,这时候我多少会失去一部分自由,不情愿的跟在大人们身后,他们走到哪我只好跟到哪。集市上人很多,吆喝声、叫卖声、讨价声交织在一起,乱哄哄的,耳边没个清净。 集市都是分区域的,这个区域卖生活用品,那个区域卖蔬菜;这里是花市,那边是鸟铺;这里是布市,那里是鞋摊。。。。。。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需要什么就直奔你需要的区域去。小时候没多少东西要买的,钱多用在购置全家人的生活用品上。我们跟着大人赶集的目的, 除了能大饱眼福凑凑集市的热闹以外,最大的馈赠就是家人会给买一只糖葫芦,几个烤红薯,抑或是买几根喜欢的扎头绳、蝴蝶结什么的。贵重的东西是买不起的。记忆力也没发现街市上有什么贵重的东西。但那时候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 赶集时间一般在早上八、九点钟,集市离我们并不远,二、三里地,步行就可以。吃过早饭,收拾停当,拿上买东西需要的包,然后就去赶集。在路上看到赶集的人们,三五成群,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的步行,有的骑车,有的手推车,大家有说有笑 ,陆陆续续,都往集市走去。路上遇到认识的人,会停下来寒暄几句,问这问那,还互通信息,说谁家的蔬菜好,卖的便宜;谁家的猪肉不贵,哪里的花好看。。。。。。。我们小孩子站在一边,静等大人们寒暄完,继续跟着赶路。 还没到集市,远远就看到那边人山人海,车来人往,川流不息。映入眼帘的是人声鼎沸的景象。我的心早跑到集市上去了。着急地搜寻自己喜欢的目标。我最喜欢逛得就是花市、鸟铺,花市上,花农把自己的花一字摆开,有的花怕冷,还给蒙上一层厚厚的蒲草,帮花御寒抗冷。花市里的花,五颜六色,争奇斗艳,我一一看着,马蹄莲、仙客来、腊梅、杜鹃花、蟹爪莲、云竹、发财树、吉祥果、水仙花等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更让我开心的是看鹦鹉、云雀、画眉在笼子里飞来飞去,听她们唱美妙动听的歌,婉转悦耳的声音总让我流连忘返。可惜只有听看的份,没有买的份。每次去赶集,我总忘不了跑到那里去看一看,听一听,蹭在店里不想走。 腊月的集市是特别热闹,特别拥挤,特别忙碌的。卖东西的人忙挣钱,买东西的人忙花钱。那时候的蔬菜区,所有的蔬菜,都是菜农自己种的,纯天然无污染,吃着放心,看着舒心。根本不用担心什么污染,更不用担心农药过量带来的副作用。 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母亲让我把家里的小兔拿去集市上卖,说是卖的钱归我自己派用。我挎个小篮子,把三只小白兔、两只小灰兔装进去,兴冲冲地来到集市上,五毛钱一只卖了,一共挣了二元五角。那时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自己却没舍得花,拿回家如数交给母亲。记得当时自己蛮有成就感的。虽然看到小兔被陌生人买走,心里有些不舍,但看到手中所得,心里的不快,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日薄西山,集市上的人群逐渐散去,收摊的收摊,打烊的打烊,买东西的也满载而归。随着一缕夕阳隐没在天边,集市上廖无人烟,天地间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下集了。 流年似水,逝去的岁月不会轮回。赶大集已成为记忆中的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