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墨韵 于 2013-1-29 17:48 编辑
前几日,领着刚刚从外面玩回来的儿子走进院子,看到院子里摆满了瓶瓶罐罐,桌子,椅子凳子也凌乱的摆放着。儿子似乎有点害怕家里这么糟糕的场面,带着哭腔问带着报纸帽子的奶奶,奶奶,你在干什么呀?语气中居然有点责怪的意思呢。我解释给他听,因为要过年了,所以要把房子打扫干净呀。儿子语气天真的问我,妈妈,什么是过年啊?我们什么时候过年?对于儿子问我,什么是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我们小时候的年,大概就是有好吃的东西,有好玩的鞭炮,大家要包粽子,要晒又大又长鱼干,晒黑乎乎干瘪瘪的酱鸡酱鸭,还要吆喝着做手打年糕,还有些人家要自己杀猪宰羊。我们一群小朋友,每天都有很多节目,看了这一家还得跑着赶着去看下一家在干吗。而如今,儿子的眼睛里却什么都没看到,难怪他要问,什么是过年。
在不知不觉间,我们消磨掉了很多传统的东西,虽然我们还在坚持过春节,但是年味却已经所剩无几,他们沉淀在了我们的记忆中,我们应该试着挖掘一下他们,重新回味一下我们那些曾经的年味,也为了当某一天遇到了我这样的境遇时,你可以与孩子娓娓叙说美好的那些年。
包粽子:这是我们江南的习俗。过年会用粽叶包粽子,粽子的馅儿有很多种,以前常见的是用红枣,蜜枣,或者赤豆做馅儿,渐渐地,开始出现了肉粽,用五花肉做馅。我小的时候,大人们会约个日子,四五户人家聚集在一起包。因为每家都要包很多,所以大家都是一起帮着包,那样省时又解闷。尤其是小孩子,围在大人旁边,一会偷吃一个枣子,一会偷张粽叶自己拿去包,打骂声,嬉笑声,总是把气氛弄得很热闹。可渐渐地,有些人家不爱吃粽子了,包得少了,就不再聚拢在一起包了,妈妈就开始单独包粽子。一个人包粽子总是显得闷闷地,我们也渐渐长大,不会挨着妈妈讨着吃枣子了,要吃还不如直接去超市称一斤,想吃就吃。我就会纳闷,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富有,失去的却越来越多?
晒鱼干:小时候的记忆,临近过年,村里就会分鱼给每家每户。大广播一播,大伙就到指定地点集合,挎着竹篮,排着长长的队伍去领鱼。鲢鱼多数,偶尔也能分到胖头鱼。那时候不知道怎么分鱼,自己家到底能拿几斤几两,就是趁着排队大家挤来挤去的,也挺高兴的。领了鱼回家,爸爸妈妈会马上刮去鳞片然后剖开洗净,用酱油,花椒,盐等作料涂在鱼身上,放一个晚上,第二天要是晴天,就可以穿上绳子晾晒了。每户人家都要晒,一条条窜起的鱼干,晾晒在竹竿上,引惹的那些猫总是流连忘返。偶尔传来尖锐的骂声,又是哪家的鱼干不小心被猫背走了。宰头猫。这个词语,在小时候是经常听到的,反而长大了,听不到人骂宰头猫了,甚至连猫的影子也见不着了。
劈柴火:在乡下,一到过年,每家每户都要预备很多的柴火,总要烧很多的东西,所以柴火一定要备足。男人们会上山把枯树砍倒,然后每天都会抡着斧头吐着唾沫星子劈柴。一根根很粗的木材被蛮力劈成一截一截一片一片,然后有的人用竹篾围成一个圈,把柴火捆成一捆捆的,有的直接把柴火堆高码成格子状的桩子。小孩子们会在大人劈柴的时候,盯着看,看他们一边吆喝,一边用力的把斧头抡起放下。有些调皮的孩子会忍不住帮衬着去捡拾劈开散落在地的木柴,就又会引来骂声,别凑过来,斧头不长眼,小心你脑袋。那些调皮鬼就会跃跃欲试的站在大人身边看着他们劈柴。待全部劈完,要大家伙一起堆木柴了,那些皮猴子又一哄而散,早就玩自己的去了。
记忆中关于年味的事情我想在我的回忆中,大家一定也都回忆起了不少,就跟着我的这些文字,一起记录属于你们记忆中的年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