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衣水袖 于 2017-2-4 22:10 编辑
【我们】电影《驴得水》——to闷油瓶
《驴得水》电影简介见闷油瓶主贴。 看完结论:很好的片子,值得一看。没有大导演,没有名演员,也没有炒作嫌疑的标题,更没有圆镜头方镜头的故弄玄虚,能得到观众口口相传的认可,从这角度而言,比冯导的《我不是潘金莲》更成功。
这电影是瓶子推荐给我的,说这片子特别致郁。一时没理解“致郁”这词的含义,以为是“治愈”的笔误,打开片子又见是开心麻花制作,料想一定是令人欢乐的喜剧了。前天看《最好的时光》令人昏昏欲睡,然后为了补偿看《东陵大盗》结局又郁闷异常,总算有个可以轻松开心的作品了。
片子的开头也的确这样,几分荒诞几分滑稽,演员用力过猛的表演,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情节紧凑曲折,让人打开屏幕就欲罢不能。
可是片子看到后半部分就笑不出了,原以为是看喜剧的,结果最后才明白是悲剧,这才明白瓶子“致郁”一词的真正含义。
孙校长、周铁男、裴魁山、张一曼、孙佳、铜匠、特派员……没有真正的主角和配角之分,每个人表演都可圈可点,哪个人都可以写一篇很长的剧评的。 裴魁山变化后的嘴脸令人生厌,铜匠小人得志的报复令人惊恐,张一曼被孙校长亲自剪掉头发令人心寒,但形象最令人颠覆的却是周铁男。他在枪口下下跪的那一刻,把观众们的心都跪碎了,宁愿他被一枪打死,就算悲剧,到这里结束也就刚刚好了。
但导演没让他死,让他继续苟活着,那个仗义执言热血沸腾又盲目冲动的青年不见了,在枪口和强权下,他为自己找到了向现实妥协和投降的诸多理由。 孙校长是怎样一个人?表面看起来很高尚的一个人,不畏艰苦,立足乡村教育,不惜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学生,希望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私德方面,也能尊重属下,也没有乱搞男女关系的嫌疑(身边还有那么一个性解放的美女)。即便多报一个驴得水老师有吃空饷的嫌疑,也情有可原,不是为了个人获利。
但他的所谓做大事不拘小节的毫无原则妥协,却是这一切悲剧的根源。报驴得水吃空饷是他的主张,让铜匠冒充驴得水又是他的允许,甚至在明知道一曼要用特别方式“睡服“”铜匠,他不但不劝阻,反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当铜匠小人得志,要剪掉一曼头发的时候,孙校长几乎没有反抗的再一次妥协,亲自操刀把一曼的头发剪称丑陋不堪的样子。他以为只要妥协一切都会好起来,但事实是,一再的妥协,害了跟着他干的一帮青年,最终差点连自己的女儿也难以保全。
他所谓的高尚背后是另一种自私,这些人最擅长道德绑架,看起来为国为民为正义,实则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和私欲。 再说说一曼,有人说她不是放荡是追求性的自由,不是轻浮是单纯可爱,可是,两者你能看出什么本质区别吗?看好多评论几乎把她看做剧中美丽清纯的化身,实在也不敢苟同了。她先疯了,然后自杀,她的悲剧仅仅是别人陷害的原因吗,有没有自作自受的成分?
而这一切的因果来源于她所谓的性自由,她不付出感情的性爱,她饥不择食的性饥渴,就像盛开的罂粟,美丽招摇的同时,却引发了裴魁山和铜匠等男人内心深处的欲望。每个人性格都有双重和多重面,他们原本都可以做老实本分的男人,裴魁山可以带着心爱的女人去西南联大当讲师;铜匠和他的凶悍的老婆继续生儿育女,做他的小生意养家糊口。可是她在居高临下的挑逗他们的欲望,把他们的欲望挑逗起来,她又试图用自由开脱自己。
这是一种愚蠢的自由。网上曾流传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任何美妙都是需要代价的,或自己能掌控局面,或自己能承担后果,或者,最幸运的莫过于,有人能为你买单。 可是,张一曼,你有什么可以保护你自由的能力或者依仗?这就如家中有价值连城宝物的人,要么严加看管,各种禁锢封锁;要么低调秘不示人,并非来路不正不敢张扬,而是怕引人觊觎,招来不必要的灾难。
一个青春女人的性爱,也如同自己身上佩戴的价值连城的宝物,倘若自己不珍视,肆意张扬,不懂收藏好,必然招来盗贼,而路边过分招摇的花儿总是被人最先采摘。事实是,男人由欲望而引发的邪恶,要比老虎凶残太多。
张一曼的悲剧,不是追求自由,而是无知和放纵。 就先杂乱的说这些吧,本来和瓶子说就写140字的,结果还是写多了,看起来不是写微博的料。
还想补充的一句是:幸亏这电影设置的背景是上世纪四十年代,要不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