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ccgga 于 2018-10-16 00:14 编辑
键盘侠
奇葩说已经第五季了,奇葩说有过很多经典的辩论,第五季的某场辩论,个人觉得相当精彩,这是一场关于键盘侠的辩论。
然而对键盘侠三个字的理解,个人认为辩题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因为键盘侠这个名词的出现,是在网络时代出现之后,它本身就是个贬义词,一个网络用词,它泛指那些以匿名方式躲在键盘之后,按照个人任性的理解,试图占据道德至高点,发表“个人正义感”的人群。键盘侠实际并不博学,却习惯于在所有的领域,包括自己根本不熟悉的领域发表一番“义正言辞”的言论,对任何人或事都要指指点点,却很少能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其出发点无非是彰显自身的存在,获得更多的关注而已;当然,一旦理屈词穷,则图穷匕现,露出狰狞之面容,甚至直接开骂。这和以言论的力量影响时代,推动社会进步,或者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的人群是截然不同的。
在辩论过程中,一方引用了这么一句话:“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用于反驳所谓的言论自由,仅从辩论而言,个人认为是有道理的,一个情绪化的人,一个品格低下的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在没有任何约束下的言论自由,是该有多出格,是该有多么不负责任。但是初看之下,的确该当如此,而细想之下,高度实则没有上限。首先这句话是一句祝福语,出自高晓松写给女儿的信,试问谁能做到一生温暖纯良,写出这句话的本人也是无法做到的,是神吗?怕是神也做不到,人无完人,这不是借口,而是真的不能再真的现实,所以这只能是人心中至高无上的愿望而已。也许有人说爱与自由的前提难道不应该是温暖纯良,当然应该是,可是爱与自由根本就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标准,爱与纯良在每个人心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不是非得温暖纯良才配拥有爱与自由,只不过是在向善的过程中,能够让爱与自由变得与人无害,更加阳光明媚罢了。所以,爱与自由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就可以了,否则也显得太过遥远,让人太敬而远之了不是?想达到温暖纯良之下爱与纯良的境界,或可上升为一种较高层次的追求,你愿意追求当然是好事,你不愿意追求也不是罪过。
当然,辩论中精彩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说键盘侠是有传染性的,也就是一种负面情绪的传染,一旦你遇上键盘侠毫无理性的语言攻击,你可能在愤怒之下会第一时间选择回击,而一旦回击,你就与键盘侠无异了。如果当时冷静下来,你就会意识到和键盘侠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键盘侠只发泄情绪,理是说不通的,故不如不理会,不理会多少显得有涵养一些。又比如说,行侠仗义的是大侠,用文字呐喊,呼唤正义的是小侠,这世界更多的是小侠;这我也同意,但个人认为,这里所说的小侠不能算是键盘侠,因为我依然固执的认为,键盘侠诞生之初就是带有贬义性质的,你要让它成为中性的,可辨的辩题,不如另外产生一个新名词去代替。
这场辩论的经典之处,除了辩手之间的交锋外,导师的点评也很精彩。薛兆丰教授认为键盘侠不是侠的理由是:专业人士说专业的话,并为自己的话负责;键盘侠所发表的言论不是专业人士得出专业解答,不是该负责人的人说出的该负责人的话,且不为自己说出的话承担责任和代价,或者是与其言论造成后果极不相称的微小代价,成本极低。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当一件事不需要多少成本,不需要承担多少责任,不需要付出很多代价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趋之若鹜,因为没难度,还挺爽。所以键盘侠很多时候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为了爽,为了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出去,所以他不是侠,大部分时候属于“喷子”。
而李诞的点评则更加趋向于世俗,键盘侠的出现是因为有商业利益的影响,有点击率和关注度的影响。关于这两位的点评,个人还是深有体会的,前些时候,本地传出了一则谣言,是个人微信发出的,还附了图片,称有酒店购买地沟油。实际上这些都是发布者凭一个场景猜测臆断的,后来工商和公安部门化了很大的精力调查得知,这只是向酒店收购泔水而已,根本与地沟油没有半点关系,当然,造谣者最后也被行政拘留了。但是,这个酒店也因为这则谣言的疯传,差点倒闭。造谣者随口而为,一个酒店差点倒闭,成本多低啊,代价也不高,就是行政拘留几日,倒霉的就是酒店了,由此产生的巨大的成本和代价,都被无辜的酒店全部承担了。这还算造成后果的,有很多没有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根本得不到追究,其成本在哪里,其责任在哪里,其公德在哪里,都没有。能够引人关注,能够产生热度,能够让自己爽,就够了,这就是键盘侠。而那些不假思索就传播的,难道不算是键盘侠吗,在转发的同时,考虑了对他人的伤害吗?我至今还在纳闷,这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竞争者之间的商业行为。
我个人的理解是,除上述因素之外,还有成长和成熟的因素在内,年轻的时候,靠父母养着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当过键盘侠,一是有大把的闲功夫,二是对这个世界认知有限,三是还有种原始冲动,不辨真伪的热血沸腾的因素在内;当然了,奇葩说也只是一个商业节目,采取的也是商业运行模式,也需要看节目效果的,就比如李诞说的那样,奇葩说辩理是次要的,辩赢才是重要的,如果只是辩赢,一定会出现诡辩,一定是技巧上交锋占多数。不可否认的是,理虽然越辩越明,但真理最终是在实践中检验出来的,尤其是在我们自己特别熟知的领域,还是要坚定那些反复实践中证实的理。有时候,以奇葩说的选手看奇葩说,各种各样奇葩的论题,难道这些都是选手们熟知的领域吗?更多的怕是技巧吧,所以对于奇葩说不能太当真,还得带着一半的娱乐性质去看。
或许,键盘侠应该是一种现象,也可以存在于脱离网络之外更广泛的领域,仔细想想,我们在不少的时候,都不自觉的做过或者还将继续偶尔做出键盘侠的举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