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落 于 2017-2-3 20:06 编辑
李雪莲,走不出心中那个圆
——秋菊、雪莲系列影评之二
《我不是潘金莲》起初让我最不适应的就是它的圆镜头,上图是我电脑看片的实况,可怜我这样大的电脑屏幕多半黑屏,却只看到这样一个小小的圆形画面,心里愤愤的说:冯导啊冯导,你搞啥名堂呢?
但看进去被人物和情节吸引之后,却忘了镜头是圆是方,圆镜头似乎并未影响画面的完整和包含的信息量,倒有几分别出心裁了。圆镜头中的画面老树、拱桥,还有略显破旧的老房子,都更有了一种风景画的诗意和美感。
随着冯氏语调的画外音,圆镜头中的故事慢慢展开,让观众感觉自己更像一个局外人和窥探者,管窥那个如诗如画的乡村,人们又是怎样的生活。我们眼中的古树老屋小桥流水的风景和诗意,在剧中人的眼中都那样的熟视无睹和习以为常,她已经局限在自己的怨天尤人的思维之中,用十年的美好生命用在了毫无意义的上访生涯之中,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她用十年的生命画了一个毫无意义的圆圈,回到一无所有,回到生命失去目标。那个圆,更像一个画地为牢的圆圈。
还有那些官员,他们又何尝不是陷入了一个怪圈中难以自拔。起初案子并未判错,但院长却被李雪莲的上访撤职了,还牵连到县长和市长。接下来的继任们继续被一个农妇的偏执上访搞的疲于应付,狼狈不堪,如此辛苦小心,只是担心自己政绩和官位的千里之堤溃于一个小人物上访的蚁穴。
这一切,被我们这些局外人看起来真的滑稽又搞笑,这正是冯氏幽默的魅力了,笑中带几分辛辣和无奈。其实,那些场景和画面不就随时在我们身边上演吗,倘若我们是影片中的哪一位官员,谁敢保证比他们做的更好?
也许这正是《我不是潘金莲》给人的最有哲理的启示吧,世俗之人,我们都有自己走不出的圆。这个圆,可能是世俗的牵绊,也可能是思维的局限,当人们身在局中,就无法摆脱这个思维和命运的怪圈,有时思维的局限甚至能成为一种精神支撑。就如李雪莲上访是支撑她十年生活的支柱,她一方面无视法律假离婚甚至试图找人帮她杀人,一方面又希望自己需要的时候法律能为她做找回损失;在她的观念中,她怎么做都没错,错都是别人的。而这恰恰支撑她十年上访也是支撑她活下去的信念,她也许搞不清楚她的举动给别人造成多大麻烦,而不断的为那些官员制造麻烦,又恰恰体现了她的存在感。否则,一个被丈夫欺骗背叛到一无所有,身处社会最底层又心性要强执拗的女人,靠什么信念支撑使自己活下去呢。
李雪莲是不是真的有委屈和冤枉?
是的,观众和剧中的官员们一样,自始至终,是相信李雪莲被前夫骗了,她只不过想和丈夫假离婚多要个孩子多要间房,没想到丈夫却背叛了她,直接和小三结婚,人财两空的李雪莲是不是很冤很委屈?
尽管我们毫不怀疑李雪莲的委屈,秦玉河的卑鄙;官员们也丝毫不怀疑他们之前的确是假离婚,但法律却无法给她一个公正的判决。没有人徇私舞弊,也没有人贪赃枉法,法律程序完全没有可挑剔之处,结果却和我们内心的判断大相径庭。
规则制度和法律是方的,我们的内心却是圆的,方和圆之间,总有那么多不可重叠之处。法律可以判断只能是可见的证据,却无法衡量每个人隐藏着的内心。
这就是一根筋的李雪莲怎么也想不通的地方,自己明明是委屈的冤枉的,为什么就无法证明?十年艰辛的上访生涯,她局限在自己思维和情绪的圆圈中走不出来,而秦玉河的死,恰恰是打破这个圆圈的一个重要环节,秦玉河死了,这一切纠结和愤懑的圆圈也就没有了源头,而上吊未果走出圆圈的李雪莲,回头看看,那十年的圆圈已经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笑话。
行文至此该结束了,再说点题外话:
其实我并不喜欢《我不是潘金莲》的结尾,一则是那个滑头马市长冠冕堂皇的总结,把一个黑色幽默片搞成了公务员教育模板;二是李雪莲的性格变化也太突兀,面对当年被她折腾免职的县长说的那些话,貌似深化主题,总感觉更多画蛇添足的意味。
再想想冯导的《老炮儿》的结尾,也令人莫名其妙,老炮儿拿着刀往河对面跑啊跑的场景,与其说悲壮,不如说滑稽更恰当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