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梅朵 于 2024-12-14 22:35 编辑
内蒙草原山水之旅(三) ——去赤峰,达里湖、克什克腾石阵(原名阿斯哈图石林)
吃过早饭,因为去蓝旗维修的车子一直没修好,我们只能继续等。
整整一个早晨和上午,我们在蒙古包附近游走闲聊和拍照。没有人抱怨条件艰苦和风冷露重,唯有心中充满的各种新奇和感叹。
此处的草原虽然没有金莲川草原的精美和洁净,但也算得上是一个水草丰美的牧场了,景色都是纯自然的,没有景点那些刻意经营的痕迹。
群羊结伴而行,马儿自由散漫;骆驼昂首阔步,老牛神情慵懒;湖面上,一只好大的水鸟掠过水面……
这么大一片草原,能见到的牧民其实很少。可能是一两家人的牧场吧,一边放牧,一边把牧场经营成旅游基地。
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风景,都是牧民司空见惯的生活;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不适,都是牧民已经习以为常的日子。
我们为了生活舒适便捷,却不得不过的忙碌拥挤;而他们,拥有了蓝天绿草的广阔天地,却也需要应对随时而来的风霜雨雪。
临近中午了,同事总担心我们等久了过的无聊,于是和那家牧民一阵子蒙语的叽里咕噜,居然不知道又从哪里找来了两匹可以骑乘的马,当然还跟着两个皮肤黝黑的牧民男人牵马。
于是大家又战战兢兢的上马,造型亮相,拍照打卡,还骑在马上颤颤巍巍的走了一大圈。骑马这事儿吧,每个人理想中的自己应该是英姿飒爽,神武勇猛,但现实中的自己却大多是慌乱惊恐,小心翼翼。
还记得那年在响沙湾景点,表妹怂恿我骑骆驼,刚走近呢,骆驼猛然一摆头,吓得我惊叫一声,连连后退。牵骆驼的男子有些不屑,说:你怕啥吗,骆驼是吃草的,又不咬人。
当然,骑马和骑骆驼一样,都是收费的,记得那次骑马的价格是走一圈60元。
一直等到下午快两点,车子终于来了。大家整理行李上车,我们一行终于要离开锡林格勒盟,直奔赤峰方向而去。
我们要去的是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两个景点,达里湖和克什克腾石阵(原名阿斯哈图石林)。
去赤峰的这一路,因为我不想打牌,就被调换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这个小小的变化令我惊喜,没想到这一路的草原风景居然以如此华美壮阔的方式向我打开。
记忆中,那一段公路的路况特别好,车流也不多,我们的车子开在宽阔平直的公路上,草原的辽阔无垠,天空的绮丽壮美,忽然在我面前彻底延展开来……
从那时我才知道,广漠无边是一种怎样的概念,没有山,没有树,也没有建筑,视野毫无遮拦,极目望去,一直看到天和地的交接处。而天空,从蓝天白云到落日余晖,霞光掩映,绚丽多姿……
车子行驶在大地上,又恍惚飞行在云层中,忽然想起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歌曲《天边》。
对,就是那种感觉,那是自由飞驰在天边的畅快,那是激情穿越在云间的豪情。
那一刻,仿佛有马头琴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曲调悠长而宽阔,情怀浓郁又深沉。
“大地辽远,动荡不已。天空更为广阔——整个世界,天空占四分之三,大地占四分之一。”
后来读李娟的文,读到这简单白描的一句话,却在心中激起了千万声的回响,草原的天空真的是浩瀚无垠,变化万千。
到达里湖附近的小镇已经傍晚,安顿好住宿行李,又找了个看起来不错的饭馆,一起品尝了达里湖的鱼,不再赘述。
行程安排的无比宽松,吃好睡足,第二天一整天的时间只逛这两个景点:达里湖、克什克腾石阵(原名阿斯哈图石林)。
遇到正式的景点,我反而词穷。只是没想到内蒙除了草原大漠宽阔粗犷,还有山水如此清盈灵秀,不输江南。
达里湖亦称为"达里诺尔",汉语译为"大海一样的湖",是内蒙四大名湖之一,也是赤峰市最大的湖泊,属于高原内陆湖。
克什克腾石阵(原名阿斯哈图石林),阿斯哈图是蒙语,汉译为“险峻的岩石”。其中的冰川石林各种姿态造型,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七仙女,罗汉阵,三结义,书山,拴马石,试剑石,鲲鹏石……
印象最深的是那块鲲鹏石,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景点的命名是“鲲鹏落草原”。
我更愿意认为它是神雕侠侣中的雕兄,落于这苍茫的草原之中,安营扎寨,守护一方,从此不再离去。
石林景区的面积非常大,进了景区大门,需要先乘景点的摆渡车到第一石区,去二三石区还需要乘坐景区的电瓶车。
记得刚下摆渡车,就被景区一条宽阔的主道吸引了,路旁大片的花草茂盛,颜色鲜美,映衬着湛蓝的天空,大朵的白云,太美了,于是忙不迭的路边拍照打卡。
我在拍照的时候,后退不小心绊了一下,踩到了几棵花草。一个帅哥急忙跑过来,一边笑一边说:姐,我刚扶好,你又给我踩倒了!
这才看清,这一路有不少景区工作人员,一边维持秩序,一边提醒游人们爱惜花草;原来,他们按路段分工的,各自承包各自的路段,连一棵花草都不能倒伏的。
还有,那些工作人员居然都是年轻的男孩子,虽然肤色略黑,但眉眼面容间,掩不住的帅气逼人。
老规矩,二楼开始上图片,景观部分请各位大侠自行脑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