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落 于 2015-6-25 17:16 编辑
再谈谈“男女平等”这个老话题
先引用对方辩手安处先生的回帖:“女权主义”这个词本身就很搞笑,女权的“权” 是被让渡出来的,本身就带着如“人权”一样长期被奴役的色彩,现在居然被美女们欣然接受了…… 其实我们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不得已接受。就如妇女节和儿童节一样,一般弱势群体才会拥有个节日;我们并不希望女性成为弱势群体,也不需要这样一个节日提醒和男性相比我们成了弱势群体,但事实却是,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这个世界的评价体制的确被男性思维所控制,女性的社会价值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接纳和认可,甚至连女性本身也在被男性思维异化而不自知。
前几年马伊琍、佟大为、黄磊等主演的电视剧《婚姻保卫战》,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关注过,主要剧情是:三个家庭中的女人为了保护家庭,都相继让老公成了家庭煮夫,自己出去工作打拼。
倘若是家庭角色分工,男人女人谁侧重挣钱养家谁侧重教养子女都不是重要问题,最重要的是对家庭事务和教养子女的尊重和认可。比如马伊琍饰演的李梅,怕丈夫在外工作被女人勾引,就软硬兼施,把一个才华横溢的老公逼回家中做饭接孩子,自己出去打拼养家。
自己出去拼命厮杀,把老公圈养在家中争取来的家庭稳定,能体现真正意义的男女平等吗?先天身材娇小、体格柔弱的女性,一定要充当社会中强悍的角色才能立足吗?那男人又如何在社会中定位?
有时看看学生的名单也会发现一个问题:第一,女孩名字趋向男性化。第二,直接带“男”字的女孩名越来越多,诸如,胜男、冠男、超男、越男、亚男等,看了这些名字我就感觉有趣,这是表现男女平等呢,还是表现取名的家长对生了女孩有几分底气不足?
有一种感觉,中国曾有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女性被圈禁在家庭中,无法参与社会生活,没有自己的社会发言权,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压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近代以来宣扬的女性解放观念又大大的矫枉过正了,在女性解放中只注重男女外在的社会等同,却忽略了男女的自然分工和差异。 比如文革的口号: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做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做得到。这话将所谓的女性解放运动推向高潮,也是那个时期,才会出现那些和男人拼体力甚至伤害了自己身体的铁姑娘、男人婆。细细想来,这样的观点实在是对女性的歧视和伤害。如果,你不能看出这句话的逻辑问题,我可以把这句话置换一下:时代不同了,公母都一样,公鸡能做到的事情,母鸡也能做的到。就如同用公鸡的标准评价母鸡一样,用男人的标准来评价女性其本质是对女性的歧视和伤害。
最为严重的一个后果就是,女性不能安心把教养下一代作为神圣的天职,而一味向男人一样的追求体力和智力的角逐,过分注重外在的功名和眼前利益,或因为工作压力巨大,而影响了养育和教养孩子的职责。比如当前很多职业女性不想结婚,或不想生孩子,或者生了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或者因为进修或深造而过早的断奶,或错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等。
其实,女性价值取向的选择问题,是一个社会价值取向的选择问题,也是男性思维异化的严重后果。一个社会被男性思维控制必然趋向浮躁,太注重实用功利,评价体制单一,不重视人文和教育,女性所承担的育雏教育功能也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和尊重,也必然导致女性越来越把承担生育抚养孩子的责任当成一种负担。而女性角色的缺位,又对家庭和社会存在很大的隐患;当前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凸显,与女性角色缺失有着必然的关系。
在这里,花落要赞同一下昨夜东风貌似有几分油腔滑调的回帖: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好,世界是我们的,但更是你们的,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孩子的。。所以 还争个啥。。
说到底,一个社会,倘若女性得不到真正意义的尊重,受害最深的是孩子;而孩子,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和未来。
男性和女性就如同我们校园中参天的白杨树和美丽的樱花,在这个校园里各有特色,各自展现自己的优势。如果拿做栋梁的要求来评价樱花,就抹杀了樱花应有的审美价值。
女性,是世界花园里美丽的花朵。女人,你知道自己的美丽和芬芳吗?男人,你真正懂得欣赏女性内在的美好和价值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