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4771
- 注册时间
- 2013-1-1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花落 于 2015-4-2 09:29 编辑
《老男孩》,80后童话的破灭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 改变了我们模样 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 我有过梦想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摘自《老男孩》主题曲
记得某一天,有学生给我留言:“老师,最近有一个视频《老男孩》不错,建议您看看。”于是百度搜索,发现是一个仅有40多分钟的DV短片,于是一气看完。
《老男孩》是筷子兄弟的成名作,该片叙述了一对中学的好朋友在他们中年时,组合成乐队参加“欢乐男生”选秀节目,因为一首歌让他们回到青春,回到过去。青春梦想的绚烂张狂,和当前生活的琐碎无奈成为鲜明的对比;国家城市化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功名利禄欲望的无限膨胀,又无时无刻不压榨着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空间,都会令人产生毫无尊严的卑微感。短片看到最后,“老男孩”主题曲最能打动观众们的心,强烈传达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到的梦想破灭的悲怆感和青春已逝的苍凉感。
前几年有一个青春励志片《奋斗》曾风靡一时,帅哥靓女豪车洋房大事业曾经成为80后奋斗的理想。我当时写了一篇文字《奋斗,80后事业和爱情的童话》,认为电视中的内容太不现实,只是80后们幻想中的一个童话。
当时,《奋斗》的播出刚刚过去两三年,那些曾迷恋《奋斗》的80后们,越来越多的走向社会,在求职和现实的工作中充分理解了生活的艰难和无奈,梦想开始破灭,童话开始唤醒,生活的无情刻刀,已经改变了每个人的模样。这大概就是那么多人对《老男孩》产生共鸣的原因吧。
80后这一代人的成长有其独特的轨迹,网络流传的“80后的无奈”,最能代表这一代人的心声: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80后的成长,正处在国家经济制度的转型期。这一切的迷茫,不仅仅是80后们的无奈,更是我们社会的阵痛。80后们的父母大多是50后,那是一群曾被虚妄的理想支配了青春岁月,等到青春已逝,又被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狂潮所抛弃的一代人。被社会抛弃怕了的父母们,没有人再给孩子灌输所谓的理想;学校教育也完全被功利主义观念所支配。他们好像既没有学会思考,也没有学会更生存的基本技能;他们缺乏理想,也还没有学会承担责任;就这样,80后们带着一个乌托邦般的梦想走向了社会。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神话又被越来越发达的媒体制造出来,诸如80后市长,80后厅级干部,80后富豪等……洋房别墅,香车美人,极富诱惑力的各种广告和灯红酒绿的娱乐消费又时刻的膨胀着这些年轻人功名利禄的欲望。他们曾大声的对社会呼喊:我来了,这个世界属于我们!
《奋斗》那部电视剧,充分显示了80后们刚刚走向社会时的无知和狂妄。但如今经历更丰富了的80后们已经明白:除了年轻,他们其实什么也没有。当80年出生的那批人已经跨过30岁,纷纷步入结婚生子的行列,当青春也即将离他们而去,这一切的失落和沮丧,无助和苍凉,在《老男孩》这部片子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老男孩》风靡网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片子表现出来的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比如:影片中,主人公肖大宝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冷漠地边开车边收听广播中“国家的声音”GDP与房价、嫦娥探月。一方面是大国崛起的指日可待,一方面是小人物生存的日益艰难。历史在这里应该反思,现代化的标志仅仅是那些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吗?如果没有金钱权利,也没有令人艳羡的香车美女,我们的幸福又应该在哪里?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
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众多的底层小人物曾经成了城市的边缘群体。“筷子组合”的《老男孩》和“旭日阳刚”组合的《春光里》感动成千上万的观众,风靡网络,也说明小人物的辛酸越来越多的得到一种共鸣,也将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同情和反思。人们越来越渴望,借助网络媒体,传达出我们普通人的声音。
在我看来,从《奋斗》到《老男孩》显示着80后童话的破灭,曾经无知和狂妄,也将被理性和成熟所替代。 80后们将越来越沉静,越来越善于思考,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这一代所承担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70后也好,80后也罢,这个世界没有童话。大国崛起的梦想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生存状态和精神领域的和谐美好。当我们每个人活的有尊严,有底气,这个国家才是真正的充满自信而强大无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