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听风鸣月 于 2014-4-25 21:06 编辑
北方有倒春寒一说,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是3月份)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的4、5月份,气温又出现偏低的天气现象。因而,身居北方,对初春总是很难界定。需不需要减衣?草儿是否真绿了?有无必要揣着凌乱的词汇出去走走,看看这一季的春色?写文字的人,多少有些矫情,这些无绪无缘由的想法,也许就跟文字有关。
【春笺】踏莎一行 溪浅幽声,径深疏户,初芽频现汀阶处 风含千语着无痕,几番词瘦如何赋 瀑水弄珠,岑峰衔斧,青崧摊薄流云浦 低枝揉醒半潭春,漪波会把谁来渡?
虽然对初春难界定,但也无需担心这里的春天会姗姗迟来。棱角分明的崂山,灵秀隽永的九水,同样是春天张驰和抒展的舞台。
北九水,分为内、外九水,涧水顺流而下,遇峰、 崖必折,折处必弯,弯处必漩,漩处必涌出一潭澄水。人行河畔小路,转折处须涉水而过,亦即九涉;每涉一次为一水,故称九水。
徒步于此,能感觉到脚下的泥土松了劲,草儿虽还荒疏的攀附在路边径侧,可根系也许已解除了捆缚,正陆续醒来。不经意间,枝蔓上吐露新芽,就似春意的萌动,辅展了季节的芳甸,吹薄了水湄云浦。于是,那蛰伏在岩石缝隙的溪流,那衔了雾、啄过露的葱林新萼,便无一处不空明,无一处不灵动。
峭壁和峻峰也是不甘瞠乎其后,在享受春光抚慰的同时,还惊诧着生命应春而生的不可思议。似是凝望,似是梦回,那游走在波光里的锦岩倒影,跳动着珍珠的涟漪壁帘,就像是春弦上的音符,春诗的合奏。
人往山上行,水向低处流,山与水的不舍造就了峰回溪转。走走停停,偶尔回头看的风景,若是心中的一些念想,模糊而不及描摹。而时光,任一笺文字在墨间流泻,我怕风会说:下一春,也许会更好。
【春笺】踏莎二行 东麓云沉,云沉东麓,一肩冥色消千竹。 雨敲三径泻芳华,亭栖青鸟谁人读。 浅酒离樽,空阶难卜,几番风渺如何逐。 此心应向梦中书,待闻明月衔枝熟。
一直很喜欢春雨,特别是匍匐在暮霭、弥散在枝叶的空濛里,有我喜欢的那种感觉。柔柔的、虽然带点忧伤的意蕴在其中,却依然执拗于浅浅的体味。只是不知,无法叙全言尽的文字,是否会惊扰了那栖于亭榭的青鸟的梦。
这篇文字,是想象中的一场雨。它掠起山峦的静谧,推开了一冬里沉淀了的心事,一种无名的清愁被折叠成一首月下的诗,在遥远的天空吟诵。我,似已不记得明月的样子,不再收藏那些圆了又缺的意境,在絮云已然横亘的迷茫中,聆听着疏雨奏起的琴声。
就这样张开双手,迎向天空,这样倾听。不为欣赏,只为抚触那落下而又尘起的痕迹;不为遇见,只为亲近那归来又别离的影子;不为祈祷,只为追逐此起彼伏的遐想。更亦或是在确认,心的脉动,是否依旧还淹留在恬静的寂寞。
这是我独自拥有的春雨,每一个滴嗒的音符,都不染俗尘的清澈。在这似有若无的朦胧的诱惑里,那些散布在水湄山间的红色和绿色,是否隐匿着无数缠绵的情思?荒芜的思绪,无时无刻不在蜿蜒着疏雨的回响,依稀的憧憬,用缥缈的脚步,填补在字句的留白中。
我很想,将这场雨蕴酿成一阕宋词,让那些韵律就这样山一程,水一程,一遍一遍,直至牵出你,微笑的走来。
【春笺】踏莎三行 风舞空山,云舒广袖,舟帆静海清波又。 熏风细剪桃红妆,流香恰与黄莺奏。 醉柳扶烟,阑珊织就,丹青无迹谁知否? 琵琶尤记那时音,心湖总被春诗皱。
三月,春光流转,清韵盈香。有一缕芬芳落在纸页之上,似要把所有的春意都倾泄出来。春风细剪过的秦砖汉瓦,黄莺诵过的唐诗宋词,还有海风掠过的清波,又会在谁的梦寐里憧憬与怀念?柳烟丹青来,旦向阑珊去,墨渍无迹琴音叠起。心底如有风,就随流云临空,搅动那一怀春情吧。
崂山的峰顶可以直视大海,大海会在一霎时,躺在你的眼眸里。天容海色本澄清,到底是海澄,还是天清?这不重要,我想领略的是,大海宽广的伟岸;大海博大的气质。
大海风平浪静时让我钦佩,“波涛安悠悠,遂性各沉浮”,没有患得患失的躁乱,也没有输赢成败的忧虑。
大海轻狂不羁时让我震撼,“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层层跌荡而来,“卷起沙堆似雪堆”。我被你磅礴的气势压倒,甚至喘不过气来。
我可以感受到天空的呼吸,可是触摸不到大海的心跳。安徒生的《美人鱼》,普希金的《致大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成了干涩的文字。
也许在那一片深邃里,载着春天航行的,不是风,不是船,而是一曲琵琶筝弦,从从容容,漫不经心。如此,才能追随着波浪,荡涤着都市的淆杂喧嚣,净化着心灵的尘埃。
这似乎能让人悟出些什么,别刻意,别拘束,放任隐伏的情感被牵出,尘屑被淘澄。让春情敲开沉寂的山脉,让春梦与细雨交织,让春意汇入大海,让春光揉出生命。
【春之笺语】行香子 景外春声,悄倚帘栊。偏时有,袅若轻鸿。 寻它几度,咫尺无踪。叹似曾近,还相远,也朦胧。 云山有迹,月色噙风。怎堪让,梦溢千盅。 但凭疏影,画个心同。奈一霎儿圆,一霎儿缺,一霎儿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