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凤舞九天 于 2014-2-27 13:15 编辑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游历都江堰和青城山,并留下墨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大家对于道教名山的青城山一定有一些了解,那么“拜水都江堰”什么意思呢?余先生想必是为了对都江堰这一先人创造的人类历史奇迹,表现的崇敬之情吧!都江堰之名扬海内外,不仅因为它是先秦的一处历史遗迹,更是因为它是人类祖先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古人造福当世并荫萌万代的不世功绩。原来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秦昭襄王51年任命李冰为蜀郡守,在前人治水的经验上,建成了都江堰这样一个集防洪、灌溉、航运多功能的水利工程。在战国时代铁器尚未普及的秦国,要在岷江边上的玉垒山开山劈石,凿出一条江道,古人是何等的超人气概?都江堰的修建动用了多少人力无可考证,但据说修建了27年,这又将是多么浩大的工程!而在当时没有任何测量和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完成这一精细的工程设计,古人的智慧令人惊叹!
我们的这次都江堰之游,是由都江堰南桥的离堆公园开始的。
所谓离堆,就是李冰修建都江堰河道时,玉垒山开山劈石,留在河道这边的一个小山堆而已。进了离堆公园,由南往北,漫步在繁花古树之间。路两侧,稳稳的矗立着几十座塑像,据说这些位都是在都江堰历史上留有功绩的人。边走边搜寻着塑像的名字,匆匆间只找到诸葛亮、丁宝桢两个“老熟人”,匆忙的行了个注目礼,继续向前。来到离堆,发现只是一个大概几十级台阶高的一个小山堆,上面建的古建筑就是秦堰楼,曾在汶川地震中损毁,后又重修。
绕过离堆,后面就是都江堰三大治水设施的第一布------宝瓶口。宝瓶口将岷江分成了内外江,在减轻了西部外江水患压力的同时,引岷江水灌溉东部干旱地区。在这里,可以明显的看到内外江湍急清澈的江水,在玉垒山下快速的分道而逝。据说,在当时没有任何爆破手段的情况下,开山是通过一点一点的用火烧石头的方式完成,何其艰难。
从宝瓶口再向前看,江面豁然开朗,前面是一片看似浅滩的地方。在浅滩中间,有一个好似湖心岛的地方,那里就是都江堰的第二部分----鱼嘴。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东部地势较高,水流入内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建成这个鱼嘴,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而这三个石像,其中之一就是李冰自己,因此我们也幸运的瞻仰了这位前辈高人的真面貌。
看过了都江堰的浩大工程,前面出现了一座雄伟的跨江大桥。近前一看,原来整个桥都是以铁索支撑,上搭木板建成的。这座桥就叫做“安澜桥”。“安澜桥”原为竹索桥,几乎历史与都江堰一样久远。著名的四川“茶马古道”就是由这里出发的。我们在水利展馆里看到当时的茶马古道上,牵马过桥的人们旧照。不知道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如何能够修建出这样一座跨度近500米长的索道桥。
在安澜桥的另一侧,依山修建了供奉李冰父子的“二王庙”,这里建筑古朴肃穆,终年香火鼎盛。和别的庙宇不同,这座建筑并不是依着面南背北的中国式建筑格局,而是面向的西方山脚下的岷江。似乎暗喻着李冰父子一生为此江镇守,至千秋百代。
过二王庙后不远,有一处新修的,号称世界最长的登山电梯,可以把游客送至玉垒山山顶。在这里可以饱览都江堰全貌,纵观青山间江水长流,显得宁静安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