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自歌谁答? 于 2013-6-20 16:18 编辑
近日,在论坛浏览了某些文字爱好者的心情文字,挺羡慕的。人家的字句、辞藻,如一朵朵鲜花,极其惹人喜爱。更有文如其人之说,我就是捏撰不出好的文字与意境。虽有临渊羡鱼之举,但无退而结网之行。
端午几日,故地造访,景物稍有变化,也许是热情的夏天恩赐的吧。那日,天气偏阴,午间还扬起丝丝小雨。不知为何,竟然如此之多的夏蝉奏乐,且夏蝉的温柔,超乎想象。记得童时,为了能捉到几只蝉,还折腾了不少工具,如砍竹子削竹枝,再把竹枝一头劈开作成一个圆拍,圆拍中间粘满蜘蛛网。再然后,这就成了捕捉夏蝉的“有力武器”了。想想童趣,还真如昨,岁月么,道是无情却有情呢。
重温一下那天的镜头,以供有类似童趣的同志追忆一下逝去的峥嵘岁月吧。
上图中,这可爱的生命就是蝉了,我们管叫它知了。这些蝉真悠然自得,视路人无睹。路人走近,有点“春去花正璨,人来蝉不惊”。正因为蝉的放胆,才有空手捕蝉的时机。一树趴着几只蝉,两手同时去捕捉两只,结果,两手空空,一树蝉都溜溜飞走了;若只专心捕捉一只,成功率有百分之八十呢。与童时小心翼翼且带着“武器”都难捕捉到一只比,而今的捕蝉低难度,是蝉变,或是人变,还是世变呢?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这,太深刻的写照!古人对蝉的钻研与爱好,比比皆是。古蝉多以悲切的姿态出现诗风雅韵中,或抒怀,或咏志,或达意,亦是文人墨客的一颗好的棋子。蝉的乐章,是鸣、嘶、哀,或是歌、噪、吟,高考专家有得请爱迪生,我可否问:达尔文,你怎么看呢?无语,一笑泯恩仇罢了……
王国维夫子在《人间词话》曰: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蝉本无知,又冠之以“知了”,之所以禅心悟道之得?清人朱受新的“抱叶隐深林,乘时慧慧吟。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此能窥探出咏蝉托志、禅心寄意?
话回禅心。近来多Q人,归隐的归隐,悟道的悟道,Q空间里富有哲理的字句,既精粹,又颇具划时代性。不乏有生活感言、成功秘诀、人际关系、经营之道、情感指南,真是包罗万象,可与百哥争锋。老毛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好像暂时还能管用,我且坚信中。禅心这伟大的命题,与这善变的世情,孰能撇得一尘不染?
一路捕蝉,一路放飞。蝉归南山后,拿起手机,拍了三两张小花小草,还有比较喜欢的小片竹林。夏日雷雨多,竹子被不断地洗涤,嫩绿嫩绿的一片片,倒也清新怡人。还有一片片银光闪烁的花草,绿白相间,犹如大陆的海洋,绿色的海洋上绽放着朵朵白色的浪花,在风中摇曳,别有风情。
夏蝉多情,秋蝉凄切,是自得其乐,或是自怜悲秋,道不尽……引唐人雍陶的“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自个有心无力,关于蝉的外传,阐述到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