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缘来有你

[散文随感] 【回眸】—花落/青衣水袖散文选(谢绝回帖、可点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09: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情花之惑。序言
文/花落

题情花

花香幽谷,此情难绝,问世间何物俗心不舍;
毒浸愁肠,无药可医,怜界下众生慧眼未开。

        前一阵子,有朋友天天在某群里谈论的成联题目“情花”,令我大感兴趣也跃跃欲试起来,经过一晚上的查阅资料,一上午废寝忘食的思考,也如中了情花之毒一般,终于按照题目要求写成以上成联。

        虽然底气不足,还是将成联发给了朋友,照例是先得到了朋友一番礼节性的鼓励,然后是委婉的提出了以下批评:未脱窠臼,用语平淡,缺乏亮点,毫无新意……

       叹气,又一次倍受打击了。但转念想想,能有朋友真诚若此,又何其幸运也!

       其实我学对联尚在初级阶段,尚未入门。我似乎很难让自己天天在凝词炼字上下功夫,我更喜欢的是,将其中的含义解读出来。当初去学对联,不过是希望能从其中找到一条联接传统文化的纽带,希望能通过小小的对联艺术,管窥一下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所在,何以让无数文人墨客为此痴迷,沉醉其中,呕心沥血,反复推敲,达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乃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

       这次的对联虽然并不成功,但并非毫无所获,查阅资料反复斟酌的过程,对情花有了许多思考,希望能写出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探讨。

        情花是香港著名作家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所述,产于绝情谷。

        读过不少金庸的小说,也看过太多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以至于都不知道哪本书读过,哪本书未读过了。射雕英雄传是读过的,神雕侠侣读没读就记不清了,但对其中的人物都很熟悉,因为电视剧已经拍过不止一个版本。

        再找出金庸的原文查阅,发现“情花”一物出现在《神雕侠侣》第十七回“绝情幽谷 ”。

        其中描写到”情花“的段落:

       入口香甜,芳甘似蜜,更微有醺醺然的酒气,正感心神俱畅,但嚼了几下,却有一股苦涩的味道,要待吐出,似觉不舍,要吞入肚内,又有点难以下咽。也细看花树,见枝叶上生满小刺,花瓣的颜色却是娇艳无比,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

       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

       花的刺上有毒。大凡一人动了情欲之念,不但血行加速,而且血中生出一些不知甚么的物事来。情花刺上之毒平时于人无害,但一遇上血中这些物事,立时使人痛不可当。

       情花的果实是吃不得的,有的酸,有的辣,有的更加臭气难闻,令人欲呕。有些长得极丑怪的,味道倒甜,可是难看的又未必一定甜,只有亲口试了才知。十个果子九个苦,因此大家从来不去吃它。

       她说的虽是情花,却似是在此喻男女之情。难道相思的情味初时虽甜,到后来必定苦涩么?难道一对男女倾心相爱,到头来定是丑多美少吗?

       很显然,作者金庸是用情花来喻男女之情爱的,描写情花的每一句都表明作者对人世间男女情爱的一种解读,直至写到,欲解情花之毒必须断肠草,这情毒与断肠名字都有着一种渗透着一种人生哲理。

       情花原本是如此美好的花儿,为什么经常会结出那么苦涩甚至恶臭的果子?男女之情原本是时间最美好的情感,成就过许多美好姻缘和文坛佳话,但为何也造成许多痴男怨女,人间悲剧?

        爱情本无辜,到底是谁造就了这些人间悲剧?

        有此思考,遂写以下文字,题目为“情花之惑”。


(此文于2014年2月7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09: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情花之惑(一)
女魔头是如何炼成的
文/花落

    想到情花,不由人不想到《神雕侠侣》中那个痴情的吟唱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而死的女魔头——李莫愁。

    李莫愁的出场是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吴山绿水间采莲少女轻歌浅笑,旖旎妩媚,一派江南美好风情。在这样的美好的风景中,江南陆家庄上下却是一种毛骨悚然的恐慌,这种恐慌来自陆家庄雪白墙壁上殷红如血的九个掌印。

    而这九个血掌印,正是李莫愁要杀人的提前预告。她不仅杀害了陆家满门,还曾手刃何老拳师一家二十余口男女老幼,曾经在沅江之上一夜连毁六十三家货栈船行。这女魔头,纵横江湖十几年,手执冰魄银针杀人无数,江湖中人无不对之闻风丧胆。

    而造就这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的起因,正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情爱故事。

   小说人物虽为虚构,武侠小说夸张成分也很大,但沿着李莫愁成长和情感经历以及她性格因素,造就这一切恶果也自有其合理之处。否则,金庸先生也枉为小说大家之称号了。

    李莫愁曾和神雕侠侣的女主角小龙女同属古墓派传人,成长经历也极为相似,曾经是和小龙女一样的单纯又美丽的女子,也同样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了自己心仪的男子。所不同的是,李莫愁比起小龙女的优柔多思来,性子更为敢作敢为,不计后果。她为了所爱之人陆展元竟然可以抛弃自幼教养的师父,可以背叛师门;本以为走出古墓可以与陆展元自由自在共浴爱河,再无顾虑与烦恼;但当她风尘仆仆的投奔陆展元,赶到他家时看到景象却是陆展元正在与他的新娘子拜花堂。  

    正所谓:“心上男人结婚了,新娘不是我”。

    想必就在那一瞬间,李莫愁的整个世界彻底坍塌了,一切的美好在她心中瞬间死去。她自幼生长在古墓派,这个世界上除了师父她无亲无故,没有任何其他社会交往;她为这个男人背叛师门,就意味着没有了退路;走出古墓,她原本唯一可依靠的人就是这个男人,但这个男人却因为另一个女人已经抛弃了她。这次的赌注她输了,输的一无所有,输的毫无尊严;她痛苦,她无助,她绝望,她愤怒……而愤怒往往是对自己无能的痛恨。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而言,内心强烈的恐惧和绝望情绪会让她的举动趋向两个极端,不是自我毁灭,就是毁灭这个世界。而自幼习武,身怀绝技,性格偏执暴烈的李莫愁,她此时唯一能想到的可能就是要毁灭这个世界来释放内心的仇恨。

   “李莫愁挺立在熊熊烈火之中,竟是绝不理会。瞬息之间,火焰已将她全身裹住。突然火中传出一阵凄厉的歌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这是绝情谷中李莫愁临死的片段,李莫愁至死也没明白,这原本美好的情感,为什么会把她伤害到这种地步?

    说到底,李莫愁是一个太缺少安全感的女子。而安全感的缺乏根源往往来自幼年时期爱的欠缺。古墓之中的幼女,只陪伴着一个僵尸般面无表情的师父,那师父只严厉的传授训练她的武功,而不会付出太多情感,更不会教给她如何待人接物和做人。这也难怪,古墓派的规矩是一辈子不出古墓的。但李莫愁在她情窦初开的年龄终于没有经得住外面世界的诱惑,背叛师门的那一刻,她已经一无所有了,除了想到她心爱的人陆展元才有无穷的柔情和力量,她实在不知道,如果连陆展元都不可靠,她还能才相信谁。

    李莫愁对陆展元的爱之中,有多少爱的成分呢,这其中自然有少女萌动中的对近距离接触到的仅有的少年男子那种神秘和向往,更多的恐怕是由自身安全感缺失带来的本能的依赖、控制与占有。就如溺水的人会死死抓住眼前能抓到的东西不放一样,在李莫愁心中陆展元就是她的所有,她的全部的世界。幼年特殊的经历和性格的偏执让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而陆展元的离去正使得她失去了唯一可以抓到的那根救命稻草。

    尽管如此,李莫愁仍然是一个令人唏嘘万千值得同情的女子,她的暴戾狠毒掩饰着的,是她内心深深的恐惧和绝望。一个没有家的女人,一个心中没有丝毫爱与希望的女人,必然走向的是自我毁灭或毁灭世界的道路。

    就人性而言,每个女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李莫愁其实是小龙女的另一个翻版;但小龙女的幸运在于遇到了杨过,相同的经历和缺少关爱的童年使他们相互吸引相互需求,他们的两情相悦,在于他们之间能够是彼此理解,彼此依存,对于两人而言对方都是自己的唯一。而李莫愁爱上陆展元则不对等,陆展元是李莫愁的全部和唯一,而对于陆展元而言,李莫愁只是他人生情感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和花絮,以陆展元大家族公子哥的经历而言,他很难理解李莫愁幼年缺失亲情与爱的这种需求和对世界的恐惧感。

    追寻自己的幸福,陆展元或许没有错误,李莫愁爱上陆展元也是必然,错误就在于,他们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不恰当的人。所以害死李莫愁的,不是爱情,也不是陆展元,而是她心中难以克服的恐惧感与偏执性情中的控制与占有情结。

    但陆展元并非毫无责任,他对感情的自私和不负责任让他的家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经历给人们的启示是,曾经相爱的双方,一旦情缘不再,请给对方留一点尊严,也给自己留一点余地,不要把对方伤害到颜面无存一无所有。

    情感原本是无限美好的,一旦那颗受伤的心灵一旦与恐惧、占有、偏执和绝望结合在一起,就可能会结出苦涩乃至有毒的果子。

    李莫愁终因所托非人,加之自身的偏执绝望,原本美丽甘甜的情花,在她心中却结出毒辣无比的果子。女魔头杀人无数,也最终害死了自己。

(从文于2014年2月25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情花之惑(二)
《后宫甄嬛传》为情所苦的女人们
文/花落

        写完李莫愁,却想起了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的华妃年世兰。

    那个曾经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华妃,那个家世后台都很风光的华妃,那个霸道张狂不可一世的华妃,那个敢说敢做性如烈火的年世兰,竟然是因为对感情的极度失望撞墙身亡。她死的凄厉,死的绝望,死的对这个世界毫无眷恋。

    电视中,张狂霸道的华妃令人心生几分厌恶,但是她的死,却令观众对她只剩下了同情和悲哀。她一直被蒙在鼓中,她一直幻想着皇帝是真心爱她的,当这一切真相揭开,破灭了她对皇上的最后一点点幻想,剩下的唯有对这个世界的绝望。

    到底是谁欺骗了她?是的,她被自己最爱的人算计了,被自己的枕边人蒙骗了那么久。其实,她何尝不是在自我欺骗呢, 她嫁为皇上的妃子,应该早就知道,皇上的江山比亲情更重要,皇上的子嗣比爱情更重要,皇上身边是美女如云的,她却幻想着皇上只爱她一个,幻想着皇上沉湎旧情之中,永远都不舍得处罚她。

    她不择手段的害皇上的子嗣,用尽手段排斥皇帝喜欢的女人,她的哥哥动辄以江山大计要挟皇帝乖乖就范,她甚至利用自己的家世和宫中地位卖官求财……虚荣、贪婪、自私与狠毒,掺杂在她对皇帝的情感之中,这情感早已经变味了,变得不再是一种相互需求、慰藉、关心和成长,而演变成了用尽心机和手段对皇帝进行控制、占有、利用和要挟。

    她对皇帝,除了感情之外,恐怕更多的是希望利用皇帝宠爱的地位和荣耀达到高高在上的处置别人的一种权力。

    华妃,那个看起来痴情无限的华妃,那么霸道张扬的华妃,害了她的不仅仅是她的众多对手,也不是她一心念着的皇上,更多的是她膨胀的欲望和贪婪,还有她用来自我欺骗的虚荣。

    皇后,看起来与华妃势不两立,行事风格也大相径庭,但骨子里与华妃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过是华妃的另一个翻版。其实比起皇后,华妃要可爱许多;华妃虽然张扬霸道,内心没有多少城府的;而皇后则故作贤良,城府太深。华妃自信招摇树敌太多,容易防范;而皇后貌似内敛谦和厚实则阴险毒辣,却是防不胜防。在这两人的斗争中,华妃自以为是,屡屡把自己至于险地;而皇后却步步为营,胜券在握。这一切注定了,如果没有了外部势力的支持,宫中斗争,华妃远远不是皇后的对手。

    但在这场争夺皇帝宠爱的斗争中,继华妃的惨败之后,皇后也彻底失败了。皇后的失败,不仅仅是败在了甄嬛手中,败在了皇帝手中,更让她悲哀的是,她永远的败在了她的亲姐姐——死去的纯元皇后手中。她苦心经营,心机用尽,却从来没有在那个已经死去的姐姐面前取得哪怕是微小的一点胜利,尽管她为夺情夺位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姐姐,但最终却不得不承认,在感情面前,她始终败在了姐姐的手中。

    其实,也许皇后永远没有能力认识到,令她失败的,不是甄嬛,也不是她的姐姐,真正的对手是她自己内心打不开的心结。自卑、自私、贪婪和占有的性格和欲望令她具备了很多手段和心机,却独独她失去了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品质——善良。

    她自以为是深爱着皇帝的,但这种缺失了善良的爱之中还有几分是令人温暖的爱的成分呢?一个深爱这皇帝的人,怎么可能夺去他唯一爱着的女人的生命,令他痛不欲生?一个深爱着皇帝的女人怎么可以不择手段的害死皇帝尚未出生或已经出生的孩子,她应该明知道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子嗣是对江山何等重要的一件事情?一个深爱着皇帝的女人,怎么可以置皇帝与江山社稷不顾的地步,害的他几乎后继无人呢?

    唯一的解释,她所谓的爱其实是一种自私的占有和怕失去自己所得到的地位名望的一种恐惧。就如她最忌讳别人提到她的庶出身世,自卑和阴暗早就通过幼年尊严的缺失刻在骨子里,只要有了适合的土壤就会发芽,长成一棵大大的毒草。

    本文仅仅以华妃和皇后这两个人物为例子分析一下爱情的异变,而绝非道德谴责,更不是一味指责女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在人性的弱点上,男女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皇上对她们的所谓宠爱中,何尝不是存在利用和欺骗呢。

    单就华妃和皇后这两个女人而言,可悲的成分更多,她们又何尝不可以成为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只是环境的因素令她们美好的情感永远处在压抑之中,被怨愤燃烧着的人,不经意间就会释放出心中的魔鬼。

    爱情,依然是美好的,爱从来都没有过错,错的往往是夹杂在爱情旗号下贩卖的那些私货。被情所困的人们,请睁开慧眼,抓住真爱,抛弃那些夹带的杂货,尽快走出爱的魔障和误区。

    爱情一旦成为一种不顾对方感受的控制和占有,这其中,爱的成分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唯有自私与利用、偏执与疯狂。相爱的人,请小心那种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与占有,那是一种毒草,一旦蔓延了会燃烧掉爱情中所有的温情与美好。

    其实,在《甄嬛传》中,所有的机关算尽百般经营,都没有爱情的胜利者。

    甄嬛是电视剧精心打造的女主角,她用了十年的时间,历经磨难,也屡战屡胜,最终打败了所有的对手,如愿以偿登上了后宫最高地位的皇太后之位。可是,她的一生也几乎终止在了二十七岁的最高地位上。

    她恨的人死了,她爱的人也死了;没有了朋友,也没有了对手。胜利之后才发现她的情感早已是一片荒凉,她的爱与恨都如飘在风中的飞絮,无处着陆,这又是怎样的悲哀?

    皇上呢,看似有那么多花团锦簇女人都在讨好他,但每个女人都在利用他的宠爱打着自己的小九九,那一个个讨好献媚的面容,却没有一个是真心爱他的。

    爱情,拒绝心机;爱情,拒绝功利;爱情,拒绝虚伪;爱情,拒绝欺骗。美丽的情花,一旦掺杂了与爱情无关的欲望和手段,必然会结出苦涩无比的果子。
(此文于2014年2月16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情花之惑(三)
甄嬛传中的爱情观
文/花落
   
    既然上一篇写成影视评论了,就有必要再说说《甄嬛传》女主角甄嬛女士这部电视剧体现出来的爱情观,接着絮叨一篇。

    曾有一阵子只要打开电视,就看到几乎所有的频道都在上演《甄嬛传》,其中我很喜欢的女演员孙俪,那个在我心中具有现代个性的女孩子,却穿着怪里怪气的清朝宫廷服饰,心里说不出的别扭。于是,每次看到要么换台要么干脆关了电视。唯有那一次实在无聊,索性耐着性子看一会吧,没想到一集看下来,竟然被情节吸引住,忍不住继续看下去,甚至从网上搜索错过的几集,又搜出小说原著废寝忘食几天读完。
   
    应该说甄嬛传不同于以往宫廷剧中女人只作为政治斗争附属品——红颜知己或红颜祸水的脸谱化角色,这部电视剧时间跨度大,角色多,没有正面和反面角色的简单对立,其中人物内心刻画细腻,人物命运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合理逻辑,形象大多比较丰满。因此,76集的电视剧并不显得拖沓冗长,特别是其中的情节设置,草蛇灰线,处处伏笔,剧情紧张,环环相扣。
   
    说起来,剧中的主角甄嬛,不管曾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与苦痛,仍然是一个令人羡慕嫉妒的女人。她的令人羡慕之处不仅仅是她的美貌才情还有过人的见识悟性,还在于她身边总能遇到那样死心塌地真心帮助她的人。

    自幼一起长大情同姐妹,美丽端庄又知书达理的沈眉庄相伴入宫成了她的死党;一直喜欢她追求她的太医温实初对她言听计从,关心备至;无心插柳总能不经意间打动皇帝,获得至高荣宠;关键时刻,还总能及时得到皇上的弟弟果郡王的出手相助;且不用说身边还有个槿汐姑姑,忠诚贴心且足智多谋。
   
    即便在她被皇上贬出皇宫去甘露寺修行的那段最落魄的日子,天天打柴洗衣做粗活,形如农妇之时,她依然得到了温太医和果郡王无私的帮助和热烈追求。有此二备胎痴心若此,且又都是高富帅级别的,怎不让天下女人唯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
   
    围绕着甄嬛身边的有三个男人,皇上是她法定的丈夫,果郡王是她真心相爱的男人,而温太医只是她的一个忠实的粉丝和爱慕者。

    皇上只把她当做别人的替代品,不算真爱;温太医太自作主张,永远都不懂甄嬛的真正需求,温太医的爱总有几分无的放矢的盲目,所以只能是一厢情愿却打动不了甄嬛;唯有果郡王,想甄嬛所想,急甄嬛所急,与甄嬛心有灵犀,能够相互理解且相互爱慕。

    一对璧人,终于花好月圆之时,却被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两离分。甄嬛再次回到了皇宫,回到了皇上身边。

    甄嬛得到果郡王,亦如纯元当年嫁给皇上,天生地造的一双;皇上难以掉纯元,亦如果郡王忘不掉甄嬛;所不同的是,皇上即便忘不了纯元,身边也必须有太多女人,而允礼则可以终身只爱一个女人,也不再亲近别的女人,包括他的两个名义上的妻子。

    文字写到这里,读者也许会以为我的观点是以为果郡王与甄嬛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至上,爱情也唯一。其实,这只是电视剧甄嬛传中的爱情观,与我的观点无关。
   
    不得不说的是,当今爱情至上与爱情唯一主义充斥在当今影视剧之中,成为当今众多小资女性的最爱。也许导演吃准了某些电影电视剧的观众主要以女性为主,而为了商业利益,迎合甚至夸大女性的这种爱情观,已经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媚俗手段。

    而甄嬛传,恰恰是极力迎合女性心理的一部电视剧。原小说的作者是女性,导演虽然不是女性,但很明显这是一部为女性观众量身打造的电视剧,为吸引女性的眼球和好感,把当今甚嚣尘上的一种爱情至上、爱情唯一主义爱情观发挥到了极致。
   
    我想,古代的宫廷女性虽然也有诸多痛苦,但她们的生活要比电视剧中悠然平淡许多,因为她们早接纳了后妃之德的灌输教育,把给皇帝养育子嗣成为一种最重要的使命,她们自嫁给皇帝那天早已接受了男人三妻四妾的事实,把能给皇帝繁衍子嗣成为一种荣耀。她们心中没有爱情这个概念,更没有独占皇帝的妄想。只要恪守妇道,安分守己,绝大多数嫔妃是能够在宫中平安老去,生活的无忧无虑。
   
    甄嬛传中的嫔妃则不同,她们虽然穿着古代的服饰,演绎着古代的宫廷故事,但观念却是当今小资女性们的爱情价值观。她们不仅充满对爱情唯一的憧憬,还理所当然的认为:因为爱,才时时刻刻想独占皇帝的荣宠;因为爱,才不能容忍皇帝与别的女人在一起。她们之所以把别的女人当成敌人去谋害,甚至害掉别的女人为皇上生的孩子,只是因为她们的观点中,唯有她才是真心的爱着皇帝的,爱情是排他的,不容别人分享。

    特别是果郡王与甄嬛的爱情,让我感到虚幻缥缈,甚至有几分可笑的成分。果郡王在情感上忘不掉甄嬛也罢了,还要在剧情中透露出果郡王不再亲近别的女色,包括他的两个名正言顺的妻子。
   
    我不得不说,甄嬛传的原作者和导演太心狠了些,为了成全女主角甄嬛的一段纯洁的爱情,不惜牺牲果郡王和他的两个妻子。现实中,莫说根本不会有一个男人像果郡王这样的思维和举动,即便真有也不值得赞赏,他的行为对甄嬛固然算得上忠诚,但对他的两个妻子是怎样不负责任和心理伤害?
   
    而甄嬛传中那些看起来悲惨兮兮的后宫女人,绝对不是真实的古代后宫女人,而是穿着古代服饰打着古代名义的当代职场女性,她们把所有的原来可以用在职场的精明干练心机和手段都用在了想象中的皇宫那个大情场中。
   
    当然,绝大多数女人看电视只是当成一种女人的童话而非现实,但是,我还是有些忧虑,这种过分极端化了的爱情观,细想想已经不再让人温暖幸福,而是透着一股自私甚至是冷酷的观念。打着爱情的旗号争夺那个所谓的唯一,就可以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吗?
   
    可以说,甄嬛传其实是成人版的还珠格格,只是塑造人物方面甄嬛传比还珠格格高明很多,不再将人物简单化脸谱化,人物形象更丰满,情节与情节之间的铺垫和衔接环环相扣,只要看进去就欲罢不能。

    但电视剧宣扬的爱情观,实在并不高明,与还珠格格如出一撤。可以说,这种把爱情至上爱情唯一宣扬到极端化的爱情观念,才是那些宫中女性痛苦的根源所在。
   
    美丽迷人的情花,是不是也由于时代的不同,观念的不同,闪烁着不同的光芒呢?
(此文于2014年2月20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花之惑(四)
问世间情为何物
文/花落
  
    行文至此,按事先计划和思维逻辑,都应该给自己和读者一个结论了,那就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情到底是什么?
   
    但是,遗憾的是,我发现自己陷进了情花摆成的迷魂阵中,已经彻底绕不出来了。我甚至开始后悔,实在是没事找事自寻烦恼才会去写这样一个话题。

   之所以打算这样有头无尾的结束这篇文字,是因为我思考的结果实在令人沮丧:
  
    爱情是唯一吗?未必。
   生活中的例子我不好举出,但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却以为他爱着他身边的每一个女人。贾宝玉在喜欢林妹妹的同时,也时常免不了对宝姐姐心猿意马,更何况还有袭人、晴雯呢。
  
    爱情至高至上吗?未必。
  其实,我们的生活,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和责任,很多时候责任感要大于爱情的分量。电视剧蜗居中的海藻自以为是真正爱着宋思明的,我们没有办法否认他们的爱情,可是他们的爱情却触及着社会道德底线,伤害着一个家庭和另一个女人。我们可以赞美一个不爱江山只爱美人的英国国王;但是别忘了中国也曾经有一个帝王李煜,长于风花雪月,缠绵于儿女之情,却对国家缺少应有的能力和责任感,亡国后,江山没了,心爱的女人也在自己的面前受尽屈辱,别说帝王之尊了,生命尚且无法保存,做人的尊严又在哪里?
  
    爱情是至真至纯的吗?就如“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那样的空灵美好?
  其实,那样的爱情只是理论上存在,世俗间的爱情或多或少掺杂着个人需求的成分。记得刘晓庆曾经写书说,在她劳动锻炼的年代,体力劳动的枯燥和疲惫,令她有过这样的想法:谁要是帮我锄完这垄地,我就嫁给他。也许那个时候,刘晓庆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人能真心的心疼她,并有力气帮她减轻那些农活的劳累。能说那不是对爱情的憧憬吗?
  
  爱情是天长地久的吗?
  我们的确相信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但是那种一见钟情,火花四溅,如流星般璀璨却匆匆结束的激情,你能说它不是爱情吗?
  
  两年前我给学生做情感报告,曾经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我说: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彼此欣赏,彼此爱慕,相互愉悦,相互尊重。有独立的空间,更有独立的人格。我欣赏这样的一句话“我爱你并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才是最真实的我”。
  
    其实这只是我理想的爱情观念强加于人而已,每个人内心需求不同,需要的爱情自然也是千差万别的,比如有受虐狂情结的遇到施虐狂,一个性情软弱毫无主张的人遇到一个强势的配偶,外人看着未必美满,可是他们内心却是一种各取所需的归属感。
   
    爱情,每个人有每个人心中不同的模式;爱情是否幸福与期望值有关,与观念有关,每个时代和国家也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这世上从来都没有什么爱情标本可供所有人参考。
  
    尽管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完美的爱情,但不能否认的是,爱情仍然是上帝赐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情花仍然是这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儿,只是品尝的时候需要用理性避免被情花背后的刺所伤。其实,失恋的人们经常不是被情花所伤,而是被自己的软弱伤害。
  
  问世间情为何物?一言以蔽之,爱情不过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和需求。

  回头看看文字,已然不知所云,还是用朋友的一副对联结束此文吧:
情又如何,爱又如何,莫非是前生因果;
思无可寄,念无可寄,问谁寻昨日烟花。

(此文于2014年2月25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秋实园
文/花落

    前言:这是两年前的一篇文字,原题《我与秋实园》,看到冰蝴蝶的《路》,想起了这篇文字,改名《走过秋实园》发上来。

    今天打算写写秋实园,忽然就想起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于是也把我的文字题目定为“我与秋实园”。

    秋实园是我校的一个花园名,与春华园相对。春华秋实,一东一西,一左一右,遥相呼应。但比起春华园面积规模和花木的品种,秋实园实在是相形见绌的,和北面的桃李园规模更无法相提并论。

    可是,我还是喜欢秋实园,尽管它并不起眼,花木品种也不多。在我看来,秋实园不算是最美的花园,却是校内是最富有生活情趣的,最自然可亲近的地方。

    秋实园处在学校在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我每天上下班步行大约五六分钟,要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要穿过秋实园,每天来回至少四趟,算下来有几千趟了吧。每次迈着悠然的步子穿过那个曲尺形状的藤萝架,两边的树木我闭着眼睛也能想出他们的形状。几棵高大的白杨树(其中一棵不知道为什么就干枯了,每次走过都有些痛心)几株低矮的樱花树,还有一棵小小的玉兰;高大的雪松,名贵的水杉,最东边秋实园标志旁是一棵不起眼的树木,最近才知道原来是核桃树,因为我看到浓绿的叶子之间结了不少核桃果实。很奇怪的是,秋天我从这里路过时,为什么从来没有捡到过成熟的核桃呢?

    四季中的秋实园,犹如几幅色调各异的油画,特色那么鲜明,每天走过,也没搞清楚,哪天忽然就改变了色调,我也换了不同的服装,穿着各式的鞋子,走过,毫无痕迹,也曾装点过这里的短短的一瞬,成为秋实园的一道风景,一个流动的画面。

    春天,是一抹鹅黄绿的底子,粉色的樱花极尽灿烂,紫藤花优雅而香气馥郁;夏天,浓绿覆荫,藤萝架下是很好的纳凉场所;秋天,西风吹过处,白杨和法桐的叶子率先飘然而下,落在绿绿的草地上,淡然而静美;冬天的秋实园,没有了树叶的遮挡,稀疏的枝条间,太阳却显得分外温暖,倘若是雪后,雪松的树枝被雪压的低垂,几乎遮住整个路面,让人不忍心碰触。

    那是一年元旦放假后第一次上班,之前有些事情令自己心中充满阴霾。我从家里走出,来到秋实园,新年的阳光忽然没有了高楼的遮挡,一览无余的照射过来,那么鲜艳的太阳,那么温暖的色调笼罩了那个树木凋零的冬天,也洒满我的全身,希望也如阳光般瞬间照亮了我的内心。是的,不管曾有过多少困难,太阳还是那么温暖,只要心中充满希望,生活会依然美好。

    几年来,几千次的走过这个小花园,竟然从来没感觉厌烦。就如同一个哲人所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就是说,我每天走过的都不是同一个秋实园,因为秋实园每天也都在变化之中,除了四季风景的变化,带来画面背景的不同,每天藤萝架下和旁边的木质连椅上永远坐着不同的人。有时是吃着早餐看书的学生,有时是闭目养神的老者;有时是恋爱中的一对情侣,有时是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秋实园永远充满生活气息,是一幅流动的画面,给人温暖也给人快乐。

    那天,我又一次从秋实园的小路上走过,一个刚刚学步的孩子在路上摇摇晃晃的玩耍,妈妈正低头给孩子整理衣服。因为路窄,我放慢脚步;孩子看到有人走近身边,仰起小脸看着我,目光那么纯净;情不自禁的,我给了孩子一个充满喜爱的笑容;毫无防范的,孩子瞬间就回报了一个灿烂的笑脸;孩子妈妈看到孩子在笑,也抬起头,给了我一个真诚的微笑。仅仅那么一瞬间,让人感觉,原来人的笑容比阳光更温暖。人与人,原本就应该那么简单,充满友善和温情,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目光却充满警惕和防范。秋实园给我的,是别样的一种纯净和自然。

    我想不出我写这篇文字有什么主题,也想不出秋实园有什么独特之处,它那么朴实,那么平凡,平凡的让人不打算多看一眼。我喜爱秋实园,也许仅仅是因为我已经融入其中,早已成了秋实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文于2014年3月6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婚恋中的傻女人
文/花落

    还记得去年我在随笔发的《才女的婚姻》系列,行文中自信满满,言之凿凿,果断有力,痛快淋漓,好像真正的找到了女人幸福的诀窍一般。但今年一个朋友不小心翻腾出旧帖子,回复的话却令我直冒冷汗,他说:能总结出这么精辟的道理,花落自然是不简单,但是,作为女人,真的要用一生来实践这些道理,那可比总结这些道理难得多了,拭目看花落的成功女人之路。
   
   最后一句话最令我汗颜了,整个一个请君入瓮的架势,既然你说的那么好,那就让我们看看你是怎么做的吧?

   但现实却异常吊诡的是,哲学家们往往对社会对人生思考的最为透彻,自己的生活却搞得一团糟;研究情感问题的情感专家,也并不等于自己能够掌握爱情的诀窍,成为爱情高手。这就像真正天才的足球运动员,从来不必要当什么足球理论家;而足球理论家们不管有多少纸上谈兵的高谈阔论,真正的球赛决定胜负的,仍然是是天才运动员的临门条件反射的一脚。
   
    以婚姻家庭情感小说著名的女作家六六,她的小说研究情感家庭问题深入透彻,敏锐犀利,貌似一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架势,但她的婚姻却几次遭遇小三的强势入围。六六也曾试图挽回自己的婚姻,甚至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在网上勇斗小三,向小三宣言“我俩回顾过去漫长的23年共同生活的经历,彼此更加坚定希望能够共同度过余下的岁月”,即便当时得到了广大粉丝的热情支持,却也没有办法从小三的手中拉回自己的前夫。仅仅两个月之后,六六就称与老公“几近陌路”。无可奈何花落去,最终以离婚结束了那段已经有一个孩子的婚姻。
   
    之后的六六,很快以伤疤忘了疼的架势进入了另一场恋爱之中。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做为一个年届不惑的女人,竟然像个刚刚恋爱的女孩子一样在微博中向粉丝大秀其与现任男友的恩爱,那甜蜜程度,让局外人看着都有几分肉麻。想想,她不久之前也曾这样甜蜜的秀着她与前任老公的恩爱。

    如此种种,总感觉她的行为更像一个毫无头脑的傻女人,让人甚至不禁心生疑惑,这是那个写出《蜗居》和《双面胶》精彩作品的才女吗?

    其实,我想说的,不是指责六六的行为,而是想以才女六六为例说明,婚恋中的女人,不管她有多少关于情感的理论,都难免进入自己的思维盲区,盲目了才会投入,而投入了就难免犯傻。李清照当年遇到张汝舟,不也曾误入小人之手,差点搭进去自己的后半生?管她才高八斗还是盛名于世,婚恋中的女人,又有谁不是傻女人呢?

    恋爱和婚姻是谈感情的地方,而不是竞输赢的地方,一个人一辈子只要没走完,就不敢说成功还是失败,又有哪个女人敢说自己有能力做一个婚恋中成功的女人?

    应该说,六六是一个有才华的女子,一个在事业方面很成功的女子;也是一个性情的女子,一个活的很痛快的女子;但是,她是不是获得过真正的爱情和真正的幸福,其中甘苦,恐怕唯有她自己最清楚。生活成功与否,都要看自己的心境,外人无从得知也不好妄加评论。
   
    尽管遭遇过小三的侵扰,婚姻的失败,现在的六六已经又陶醉在另一个男人的宠爱中,继续做一个没头脑的傻女人了。能够尽快走出阴影,让心头依然阳光灿烂,也许这就是幸福和成功吧。
   
    其实,仔细想想,婚恋中从来没有什么才女与超女,只有陶醉在情感迷局中的傻女人。
   
    写到这里,本来还打算呼应开头谈一点我自己,转念一想,我又不是才女,在这里裹什么乱,还是赶紧买菜回家做饭去吧。

    后记补充:

    虽然有点画蛇添足之嫌,还是补充一下,以免误导,让女性朋友误以为我在批评婚恋中的女人。

    其实,这篇文字是看似是分析婚恋中的女人很傻,实则是写女人的天性善良敦厚,丰富的感性令社会充满暖色调。

    朋友 扁舟子在回帖中言道:“聪慧但一定不逾越自己的角色,其实,那样的女人,是大智慧……还是那句话,物质决定意识,安守自己的角色,才能有安定的生活。”

    尤其赞同扁舟子的这句话,我心目中的傻女人就是这样的:不管有多高的才情和地位,在家庭中都能够安分守己,善良敦厚,用心守候家庭,用爱呵护家庭,不过分逞强,也不斤斤计较。

    婚恋中没有才女和超女,只有那个一边对喜欢的男人撒娇耍赖哭闹上吊,一边又擦干眼泪为男人和家庭买菜烧饭生孩子的普通女人;这就如同男人在婚恋中没有领袖和明星大腕,只有凡夫俗子一样。

    正是这些痴迷于婚恋中的傻女人,默默的维持着家庭,维系着社会的亲情纽带。

    所以,女人如花,首先是这些温暖的傻女人。


(此文于2014年3月17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题碎碎念】与心 灵动
文/花落


    下班了,不想离开办公室,拉下窗帘关上房门,来论坛心之旋律的帖子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什么也不做,闭上眼睛静静的听。那一刻,似乎与外面的世界彻底隔绝,我终于随着音乐的旋律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一直感觉自己能将生活安排的从容不迫的,永远带着一份闲适和淡然,看着忙忙碌碌的人群,似乎凭空多了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忽然变成了一个大忙人。

    网上已经不敢再挂聊天室,即便偶尔挂一会,也如同稻草人一般,曾经熟悉的朋友已经不再轻易招呼,偶尔打招呼,也习惯了我的反应迟钝,口碑一致的说:知道你忙。
   
    近日父母在我家,正安心的享受着父母每天给做好饭菜的幸福, 但一向健康爽朗的父亲,却突然病倒,高烧颤抖,且腹痛难忍。住院诊断初步确定是胆囊炎,提着的心终于放下许多,据弟弟说,胆囊炎应该不是什么大病。看着病痛中的父亲,那个在我心中一直强大的父亲,虚弱中对我满眼的依赖;看着母亲对父亲无限的疼惜和眷恋,忽然感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那份责任。

    家里忙,班上也忙。有学生忽然生病住院,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家长路远来不到,虽有同学陪伴,但需要我去医院手术签字。

    下周要有一大批学生去洛阳西安开封实习旅游,还有另一个专业的一小批学生去河南安阳旅游实习考察,要和旅行社联系安排相关事宜;还有外出分别在六个地方实习到期的学生周末要全部安排接回学校。整个院办公室领导、老师都忙做一团,准备出差的出差,出游的出游。

    忙里偷闲的片刻,翻看从一个网上复制来的一日禅“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有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的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坎坷是一种经历,让我们真切的理解人生。”这段文字一般,我却因为最近的忙碌有了一些同感和共鸣。对我而言,亲人的依赖,工作的需要,何尝又不是一种幸福呢?

    记得几天前的那个晚上,我匆匆的跑来办公室只为了关电脑,我的名字还在那个房间挂着,从中午挂到下午又挂到晚上,如僵尸般。因为我从下午忙到晚上,根本没来得及坐到电脑跟前。

    匆忙的对在线的朋友发几个动作,准备下线,看到暗夜在,也对他说声:我忙死了,来办公室关电脑的。暗夜这次是很难得的及时回话,他说:坐下,听段音乐再走。

    我竟然很听话的坐了下来,听他放曲子,那是一首钢琴曲,节奏舒缓而轻快。而那一刻也像今天这样,不想再站起身来。直到音乐不再响起很久,抬起头,看看屏幕,暗夜早给我发了几个字:快走吧。

    那天早上醒来,拿着平板无目标的乱看,却见心灵因文字熟悉的朋友招呼我,简短聊几句,说到几个曾经熟悉近期却少见的朋友,并不多言,只是彼此感叹,心有戚戚。忽然,她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你别走。
     
    有一种朋友就是这样,习惯了远远的看着你,无需太频繁的联系,也无需太多的言语和解释,需要时寥寥数语,却每个字都如干涸的稻田里久违的雨水,瞬间能浸润蔓延到心灵最深处。

    我懂得,这是朋友的理解和信任。

    曾经看过西班牙的一则寓言: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出行去爬山,爬到半山腰时看到一个农夫安静地坐着,就问他在干什么。农夫说,我在等我的心灵。看到年轻人一脸疑惑的样子,农夫又说,当人行走太急时,心灵就会跟不上,所以需要等一等。

    庆幸的是,虽然我忙碌的脚步匆匆,却没有把心灵抛到身后,心灵中的那份爱与责任一直伴我如影随形。

    这一刻,我静静的坐在办公室,沉浸在心灵家园的音乐之中,又找回了久违了的那份闲适和自然。也是这一刻,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我明白,我的心早已安放在了心灵家园。
   
    我想不出给这段文字的题目该用什么,无题或随感,其实只是一堆杂乱的闲话。之所以写出来,仅仅是因为,我需要我的朋友们听到我心底流淌出来的最真实的声音。

(此文于2014年4月10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吧,风景在路上
文/花落

    各种写文字的念头在心中浮起,如水中的葫芦,摁下去会再浮上来。但坐到电脑前,却懒得打字。其实所有的偷懒和借口,只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必须写出来的理由。

    最近遇到一个好久不见的网络朋友,聊了几句,谈及当前感受,他只有三个字:没意思。
在他看来,网络简直就是各种各样没意思的组合:对联没意思,写字没意思,聊天也没意思;争执没意思,不争执也没意思;网恋没意思,不网恋更没意思。就在我猜想他下一句是不是要说人生也没意思的时候,最后他却说:有功夫还不如读书和练字呢。

    我松了口气,我最怕别人对我很笼统的说生活好没意思之类的话,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听他说最后这句话,又激起我喜欢争辩的心理,反问:照你这说法,读书又有什么意思,练字又有什么意思吗?他哈哈一笑,却懒得和我争论什么。

    其实,我也无意否定他的意思,只是感觉这网络和生活,对每个人而言,有意思没意思只是相对而言的。

    人类真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非要在做每件事情之前给自己寻找一个理由和找一个参照做衡量来说服自己。所谓的意思,也只不过是人们让自己玩的心安理得的借口;而所谓的意义和价值,也不过是人们希望给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找到一个高尚的理由。

    忽然就想起弟弟小时候的那一盒子玻璃球。

    弟弟小时候最喜欢和村里同龄的男孩子赢玻璃球玩,弟弟的水平在当时的几个孩子中,水平算比较高的,所以几乎每天都有玻璃球进账。而弟弟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非常兴奋的打开鼓鼓囊囊的口袋,炫耀赢了几个玻璃球,然后把赢来所有玻璃球都小心存在一个盒子中,锁上。     

    那无疑是他当时最心爱的东西,时常的拿出来摆弄炫耀,却不允许别人乱动。好像那一盒子的大大小小各种色彩或新或旧的玻璃球,就是他童年所有的意义。

    多年后,母亲仍然舍不得扔掉那些玻璃球;而弟弟每每回忆起来,成年后所有得到的一切,却再也没有了童年赢来玻璃球的快乐那么纯粹和真实。

    读到暗夜的文字《没有雨的七天》中提到的那个游戏,很受触动。那个唯有七天生命的男人经历,更像是在揭示人生的哲学。游戏的程序是设置好的,不管你如何度过最后的七天,最终结局是不可能改变的。

    而我们的人生也早由上帝设置好了一个共同的程序,那就是死亡。结局不可改变的,但游戏的过程和心态却千差万别,我们能够享受的,就是在无限的绝望之中还能用心制造出种种希望和意义,做为玩下去和活下去的理由。

    又想到一个话题,假如我一年多以前没有遇到心灵家园,网络会有些怎样不一样的经历?

    如果从没遇到,也不会知道什么叫遗憾;人总是要走路的,不过是沿着不同发道路行走而已。貌似胡图大师说过一句在我看来很经典的话:所行路上必有风景。

    错过一种风景,必然会邂逅另一种风景;生活,原不必为错过的风景伤心叹惋。

    就这么胡思乱想,敲敲打打,把散落一地的思绪重新收拾起来。想想,文字又何需寻求什么崇高的意义和价值呢?不过是走在路上看风景,留下一点自己的痕迹而已。

    那就走吧,风景在路上……


(此文于2014年5月8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3: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时代之旅(一)
图·文/花落


    4月中旬,与同事几人带领某专业学生200余人,由旅行社安排西行洛阳、西安、开封考察龙门石窟、秦始皇兵马俑、大唐芙蓉园、法门寺、清明上河园等博物馆和文化景点,多有感触。时间过去接近一月,才想起整理图片,写点文字,回顾行程留作纪念并与朋友们分享。


    说到旅游,我并不十分热衷,一般只是跟着学校组织的旅行团出去,所以活动范围并不大。没出过国,唯一的一次办护照出海关是去台湾旅游;大陆旅游,西南到过桂林、贵阳,最北到过北京、承德,东北旅游只去过大连,其他的都是围着自家家门口乱转,发点感慨了;而西行旅游,还是第一次。比起很多喜欢旅游和有国内外出差机会的朋友而言,我基本就属于坐井观天,没见过世面,也没啥阅历的那种。

    带学生跟旅行社旅游考察,大多需要赶行程,每个景点都安排的时间非常紧张,人又多,如羊群一般,到处匆匆忙忙的赶路,景点几乎顾不上品味,只能尽量多的拍照片。而整理图片,回味旅程,写游记,则成了我旅游之后最重要也最享受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回味,走再多的地方也只能成为一种走马观花的炫耀,除了到此一游的虚荣感,得不到内心的充实,也就失去了旅游真正的价值。这也如拍照,随手一拍很容易,拍回来堆积到电脑中,如果不整理,照片也就成为一种多而杂乱的赘物。

    比旅游更麻烦的是整理图片和思路。真正的游记从来不是简单的罗列行程,而发旅游图片也从来不仅仅是让人看到那些谁都能拍到的景物,而是透过图片看到旅游者独特的视角,通过文字去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思想,或写景,或抒情,或乐趣横生,或丰富的内涵。这就需要从千百张图片中选出几十张乃至几张最能表现自己此行感受的,把最想与大家分享的东西展现出来;而文字则是对图片内涵的补充和画龙点睛之笔,把作者拍摄此图片的意图和感悟给大家分享。

    所以,图片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展现美感,有的是述说故事,有的是介绍风景,有的是表达观点。遗憾的是,于摄影技术,于图片的美化处理,我都属于笨到很令人无奈的那种人,所以我的图片,从来都不会是最美的,只能协助文字表达我内心感触最深的东西。

    开始想把这一个行程命名为“西行文化之旅”,但感觉有模仿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刻意之嫌,况且以我粗略的文字和肤浅的思想水平,实在不敢冠以谈论文化的大标题。想到此行参观的几个时代的标志景点,几次恍惚中都有过穿越时代的错觉,命名为“穿越时代之旅”似乎更能反应此行我最深刻的内心感受。

     
    文字最上方图片说明:
      
    这是西行路上在旅游车中拍的一张图片。

    发现如我这般少见多怪的人就这点好处,见到什么都新鲜好奇,最简单的东西中也能寻找到最大的快乐。尽管早就在地理课本上学到过黄土的直立性,亲眼看到的时候还是有些感叹,黄土竟然可以这样直立到近乎90度,惊讶的程度就如第一次看到桂林那些秀美的山峰。

     这也应该是西行路上特有的风景吧。
(此文于2014年5月14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灵家园 ( 粤ICP备2022134291号-1 )

GMT+8, 2024-11-29 07:57 , Processed in 0.06015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