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梅朵

[文评影评] 读李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5 22: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杏花春雨 于 2024-8-15 22:16 编辑

我所收藏的李娟作品扫描图像版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_李娟著_天津_天津人民出版社_13210515_2013【小体积】.uvz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_李娟著_天津_天津人民出版社_13210515_2013【大体积】.uvz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_李娟著_北京_新星出版社_13821103_2015.uvz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_李娟编_长沙_湖南文艺出版社_12891549_2011.uvz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珍藏版_李娟著_天津_天津人民出版社_13712818_2014.uvz
这世间所有的白  在世界上最安静的角落阿勒泰,书写牧歌般的爱恋  李娟作品精选_李娟著_重庆_重庆出版社_13249312_2012【小体积】.uvz
这世间所有的白  在世界上最安静的角落阿勒泰,书写牧歌般的爱恋  李娟作品精选_李娟著_重庆_重庆出版社_13249312_2012【大体积】.uvz
遥远的向日葵地_李娟著_广州_花城出版社_14339007_2017.uvz
羊道  游牧盛夏记事_李娟著__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_13586603_2013.uvz
羊道  深山夏牧场_李娟编_上海_上海文艺出版社_13249455_2012.uvz
羊道  前山夏牧场_李娟编_上海_上海文艺出版社_13267233_2012【小体积】.uvz
羊道  前山夏牧场_李娟编_上海_上海文艺出版社_13267233_2012【大体积】.uvz
羊道  春牧场_李娟著_上海_上海文艺出版社_13081240_2012.uvz
我的阿勒泰_李娟著_昆明_云南人民出版社_12571127_2010.uvz
我的阿勒泰  新版_李娟著_武汉_长江文艺出版社_14463568_2018.pdf
深山夏牧场_李娟著_北京_中信出版社_14250654_2017.uvz
前山夏牧场_李娟著__中信出版集团_14252718_2017.uvz
名家散文经典  我的阿勒泰_李娟著_武汉_长江文艺出版社_13899585_2015.pdf
九篇雪_刘亮程主编;李娟著_乌鲁木齐_新疆人民出版社_11284234_2003.uvz
九篇雪_李娟著_南京_江苏文艺出版社_13467500_2013.uvz
九篇雪_李娟著_北京_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_14534866_2019.uvz
记一忘三二_李娟著_北京_中华书局_14238810_2017.uvz
冬牧场_李娟著_北京_新星出版社_13097012_2012.uvz
春牧场_李娟著_北京_中信出版社_14252719_2017.uvz
阿勒泰的角落_李娟著_沈阳_万卷出版公司_12596696_2010.uvz
阿勒泰的角落_李娟著_北京_新星出版社_13371591_2013.uvz


以上去除重复(包括同名异版),共12册(大陆11册,台湾1册)

点评

@美人迟暮。 只是收藏了,目前仅仅读了一本《我的阿勒泰》,其他等抽空读。  发表于 2024-8-16 17:59
@梅朵 我是舍不得花钱,哈哈哈  发表于 2024-8-16 17:57
这真是读书人,佩服!之所以你下笔如有神,缘由如此啊,特佩服。  发表于 2024-8-16 17:05
真好,早知道我先不买了,分享你的多好,嘿嘿  发表于 2024-8-15 22:4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23: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朵 于 2024-8-16 22:46 编辑

我自己买了书自己读,不就图个自在吗,该写就写该画就画,对吧。
但我偏偏有个毛病,死活下不去手,我的书读完,干干净净如新的一样。
明明有些感触很深的句子,如果标注下来很好找到的,但我无法忍受涂抹或者折叠过的书,要找那些句子的时候,只好再重新读一遍。

今天我就是返回去重新读《我的阿勒泰》,找找自己为什么当时瞬间被《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吸引并征服的。

我找到了李娟做为有情怀有思想的作家,她的深刻之处也自然而然的流露在文字笔端的那些思考:

既然已经有摩托车了,就说摩托车的事吧!——当我站在大地上,用手一指:我要去向那里!于是我就去了。又为突然发现这世上可能真的再没什么做不到的事情而隐隐不安——好像我们正在凭借着摩托车,迫不及待地、极其方便地、迅速而彻底地永远离开了什么……但是又想到,到了今天,这已经是我们无法避免、无法拒绝的现实了吧?

当一个社会被资本被金钱支配一切的时候,为了利益,他们只会夸大宣扬技术的无限优势和攫取财富的快捷方便。但任何技术的前行都是双刃剑,也毁掉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习惯,文化道德,甚至是心中的敬畏和信仰。

想到这里,触角敏锐的作家内心已经隐隐不安,却明知道,这一切无法避免,也无法拒绝。



一篇《通往滴水泉的路》,更深刻的揭示了这一切,读李娟的文字,似乎感受到了作者良知的疼痛

就在他们盖好房子的那一年,新公路在戈壁滩另一端建成通车了,通往滴水泉的路,被抛弃了。
那些所有的,沿着群山边缘,沿着戈壁滩起伏不定的地势,沿着春夏寒暑,沿着古老的激情,沿着古老的悲伤,沿着漫漫时光,沿着深沉的畏惧与威严……而崎岖蜿蜒至此的道路,都被抛弃了。
新的道路如锋利的刀口,笔直的切割在戈壁腹心。
如今我们所得到的这一切,全都理所当然吗?

某些技术,如一把锋利的刀口,切割在了历史传统和文化的腹心。
传说没了,激情没了,敬畏没了,威严没了,连悲伤都开始没有了依附,如今我们所得到的这一切,全都理所当然吗?




点评

其实,时代的步伐也未必都是符合每个人内心需求的  发表于 2024-8-16 17:19
一切都变得令人不适了?一切都在变才是不变的真理,如何跟紧时代的步伐?想来不易。。。  发表于 2024-8-16 17:11
发表于 2024-8-16 10: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李娟,我们家孩的数学老师也叫李娟
她那个《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没有生活经验,我觉得走夜路还是别说话一路小跑好,唱出来把自己都吓着了

点评

主要是走夜路要不要大声唱歌,哈哈  发表于 2024-8-16 15:42
是啊,我们学校叫李娟的两三个,还有王娟,刘娟的,太多了  发表于 2024-8-16 15:30
发表于 2024-8-16 17: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天一个下午啥也没做,一口气看完了《我的阿勒泰》,也就八集。好几处感动得热泪盈眶,想写点什么,却无头绪,怎么写也写不出来心中的感受,还是继续看你们的帖子,继续读李娟的文章吧~~~

点评

等等再写呗,有时候感悟太深太多,真的一时无从叙说。  发表于 2024-8-16 18:02
姐姐,我也好久写不出来,所以才开了帖子,先看看大家怎么说,给我启发  发表于 2024-8-16 17:21
发表于 2024-8-16 18: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朵 发表于 2024-8-15 23:08
我自己买了书自己读,不就图个自在吗,该写就写该画就画,对吧。
但我偏偏有个毛病,死活下不去手,我的书 ...
我自己买了书自己读,不就图个自在吗,该写就写该画就画,对吧。
但我偏偏有个毛病,死活下不去手,我的书读完,干干净净如新的一样。
明明有些感触很深的句子,如果标注下来很好找到的,但我无法忍受涂抹过的书,要找那些句子的时候,只好再重新读一遍。


我的书也是,尽量不留太多折痕,从来不在书上写写画画。以前是做卡片,现在是电子书做笔记。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9: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朵 于 2024-8-16 21:06 编辑
杏花春雨 发表于 2024-8-15 22:10
我摘录了几句,被你一夸,颇有点得意,又假装不好意思。
      李娟的语言真的很独特。写胖妈妈的 ...
很多散文希望告诉读者某一种观点、文化,某一个事件的意义,等等,又站在“他者”的位置,居高临下。

对啊,这就是我们这么多年,强调的那个立意哦,拔高哦!

所以,李娟的散文对我的观念是有一些颠覆性的,她的散文没有半点高高在上说教者的姿态和任何观点的倾销。

她那么平和而真诚,朴素而充满生活的趣味。

回头看看,楼上我对李娟文字的选取和解读,略显生硬,因为那是我硬拔出来的观点。

但李娟的文字更多是感性的,更自然真诚,让人不知不觉间,看到了她视野中的万物有灵,看到了大自然呈现出来的璀璨诗意。

这些令内心柔软的东西,就如同人的灵魂,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

或许,这就是人文的意义吧。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22: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朵 于 2024-8-21 16:21 编辑

其实,没有谁的人生只有诗意和美好,生命的过程总是充满太多的艰辛和苦痛。

大地也是一样的,戈壁、草原又经历了哪些灾难?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

人类的欲望和自然,永远是一对矛盾的存在。而地球上的生命,从诞生以来,就已经进行过无数次你死我活的利益争夺。

而蝗虫,也是上帝精心创造的精美的物种之一,一切的罪过,也不过和人类或人类豢养的动物一样,找口吃的,占有一点自己繁衍生息的地盘。

关于《我的阿勒泰》不想多废话了,精彩的篇目实在太多,最后再分享其中的“蝗灾”一文。

明天必须开始读《遥远的向日葵地》了。



李娟 蝗灾
蝗虫来了。

他们说蝗虫来的时候,跟沙尘暴似的,半边天都黑了,如乌云密布,遮天蔽日。人往重灾区一站,不一会儿身上就停满了虫子,像穿了一身又硬又厚的盔甲。

那情景是我没有见过的。

还有这么一个数据,说今年闹蝗灾的地区,最高虫口密度为一万五千只/平方米。这也是我没见过的。想想看,一个平方的面积里居然能挤下一万五千只蝗虫!那肯定是虫摞虫了,而且还会垒得很高很高。一个平方一万五千只!真恶心……他们怎么算出来的?难道还一只一只地数过吗?真恶心……

为了抵御这场灾害,政府号召灾区群众多养鸡。有人告诉我,养鸡灭蝗的事情还给编了新闻上了电视呢。画面的大概情景就是:村干部们全体出动,把一群鸡从山上往山下呼呼啦啦地赶,鸡们纷纷展着翅膀,光荣地浩浩荡荡冲向抗灾一线。

哎!肯定吃美了!

可惜,那幕情景还是没有亲眼见过。

说到养鸡,想起了另外的一件事。十几年前塔克什肯口岸刚刚开关的时候,我的一个表姐也去那里做生意了。我和我妈便跟着去瞅了瞅热闹。在那里,政府要求当地群众积极参与贸易活动。提倡的办法之一也是号召大家多养鸡,因为鸡下了蛋就可以用鸡蛋进行边贸互市了。另外,还可以把鸡做成红烧鸡卖给外国人吃。可能蒙古国那边只养羊,不养鸡吧……
呃,回过头来再说虫灾。那么多的虫,鸡能对付得了吗?一个个吃到撑趴下,也是趴在虫堆里吧?那么多的虫——每平方一万五千只……太可怕了。

不过用鸡灭蝗好歹属于生物技术呢。听说还有的地方在喷药。喷药当然会更有效一些,但那么做总让人感觉不舒服:“药”比蝗虫更可怕吧?因为它实在太“有效”了,全盘毁灭一般地“有效”,很不公平地“有效”。

我们在深山里的库委牧场,离灾区还很远,但也能明显地感觉到蝗灾的迹象。尤其是前山一带地势坦阔的地方。往草丛里扔一块石头,就像往水里扔一块石头似的“哗啦啦”溅起一大片。在又白又烫的土路两边,一片一片全是黑乎乎的东西。开始还没在意,后来不小心踏上去一脚,踩死一大片,才知道……

我们这里的小孩子,钓鱼用的饵全都是蝗虫。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吃的,鱼居然也能给骗上钩。

我记得小时候,还在县城里上小学时,我经常穿过整个县城去到北山脚下找一个叫玲玲的女孩玩。她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叫霞霞,一个叫明明。她家的房子很破,很空,但是很大。院墙从南到北、山上山下地围了一大圈,差点儿就无边无际了。她们的父母总是不在家,我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地玩。后来我们跑了出去,外面是成片的戈壁滩、起伏的粗砾沙丘。我们四处捡拾干牛粪,拾回来可以当柴烧。因为她家很穷。穷人就烧这个,富人则一年四季都烧煤。我们去了很远很远,远得快要回不来了。后来我们回来时,红日悬在山头,晚霞辉映大地。我们放下牛粪块,开始捉蝗虫玩。那么多的蝗虫,那个时候就已经有那么多了。

——我们轻轻地走上前,轻轻地蹲下身子,突然罩上手,一下子就逮住了。捂在手心的虫子仍虚弱地挣扎着。因为它是活的,有生命的,于是捏在手心里总是令人异样地兴奋。它的腿能动,关节灵活;触须虽然看来和麦芒一样,但却是有感觉的,是灵敏的,再轻微的触碰都会使它迅速做出反应;还有它的翅子,那么精巧对称……对一只蝗虫仔细观察,从寻常中看出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时,世界就在身外鲜明了,逼近了……我看到玲玲的眼睛闪着瑰丽的光。抬头一看,绯红的夕阳恰在此时全部沉落西山,天色迅速暗下来。一回头,一轮大得不可思议的金黄色圆月静止在群山之上。

蝗虫是有罪的吗?作为自然界理所应当的一部分,它们的种种行为应该在必然之中:必然会有蝗灾出现,必然得伤害人的利益以维护某种神秘公正的平衡。当蝗虫铺天盖地地到来的时候,我们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任何方法,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另一种损伤吧?

唉,我们这个地方农牧民真倒霉:不下雨的时候总是会闹旱灾,雨稍微一多又有洪灾;天气冷的时候有雪灾,太热了又有冰雹灾;秋天会有森林火灾,到了夏天呢,看看吧,又总是有蝗灾。此外还有风灾啊,牲畜瘟疫啊什么的。然而尽管如此,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在这里继续生活,并且也不认为受点天灾有什么太委屈、太想不通的。蝗虫也愿意在这里生活呢,草地一片一片地给它们咬得枯黄,于是羊就不够吃了。蝗虫真可恨,但也可怜。因为它们的初衷跟羊一样,只是找口吃的而已。

比起蝗虫,羊群的规模更为庞大,并且发展态势更是不可阻挡。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向羊的利益倾斜,其实是向自己的利益倾斜——我们要通过羊获得更宽裕的生活,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向着无忧无虑的浪费一步步靠近。我们真强大,连命运都能控制住了。

蝗虫来一拨,就消灭一拨。我们真强大,一点儿不怕它了。

可是,这是不祥的……因为蝗虫仍在一拨一拨地继续前来,并且越来越难以对付(名字也越来越神气,什么“亚洲飞蝗”啊,“意大利蝗”啊……)。自然界的宏大程序继续有条不紊地一步步推进,无可抗拒。尽管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感觉不到,只能以本能的敏感去逼真地体验些什么。

只知道,“更多的那些”,已经不像蝗虫那样好打发了。又想起童年中的玲玲和明明。此时,不知她们正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里平凡地生活。已经完全忘记了过去那些蝗虫的事情,一日一日地被损耗着。


——选自李娟文集《我的阿勒泰》

发表于 2024-8-16 22: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杏花春雨 于 2024-8-16 22:37 编辑
梅朵 发表于 2024-8-16 19:41
对啊,这就是我们这么多年,强调的那个立意哦,拔高哦!

所以,李娟的散文对我的观念是有一些颠覆性 ...

李娟没有经过专业正规的写作训练,王安忆说她是“天才作家”。所以,梅朵说得好,“她那么平和而真诚,朴素而充满生活的趣味。”李娟的作品扎根生活、呈现真实、流露真情。她的所写是本源的风景,白描式的描摹,没有那些所谓精致的刻画。她的人物是活生生的,就是她的伙伴、就是她的邻居、就是她的所见,毫无任何的阶层文化的事先定位,纯粹的照相表达。她的语言是质朴的,用纯真独特的女性视角去叙说,不是演员那种腔调,而近似新闻联播的直播。如果说她的语言有哪些技巧的存在,至多是比喻拟人之类常见手法。这不是她作品致胜的法宝,她的作品之张力在于她的童真般的眼眸。
无为而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就是最大的技巧。

点评

说的真好,有空先读读《遥远的向日葵地》吧  发表于 2024-8-18 22:24
 楼主| 发表于 2024-8-18 22: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朵 于 2024-8-18 22:20 编辑

终于读完了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

好多年没有这么强烈的读书热情了,之前买回来的书,有的翻一下就不再看了,还有的读了一半就想不起再往下读。


记忆中,近几年读过的纸本书,读的篇幅最多的,应该算从同事那里借来的梁晓声的《人世间》了。


当时正在上演同名电视剧,听说同事正好在强国商店免费抢到一套小说,他自己还没读,就被我借来先睹为快。

《人世间》一共厚厚的三本,那时还在疫情中,好像整天蹲家里,心情也时常的惶惶不安。


第一部读的很快,第二部读的就有些磕磕绊绊,到了第三部没读多少直接读不下去了。


只好带着几分遗憾的小尾巴,全部还给了同事。

放在床头柜上的书,再也想不起来翻动。睡前每每拿起一本书,还没看几页就困意来袭;而一旦拿起手机,刷起视频,就再也放不下;手里的书,只好再一次被冷落。


年底收拾房间的时候,才发现,床头柜第一层抽屉的两本书已经在放了两年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8-18 22: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朵 于 2024-8-18 22:31 编辑

鹅喉羚,图片来自网络


读完《遥远的向日葵地》,用了两个半天的时间。坐着读,躺着读,趴着读,翻来滚去,手不释卷。

聊天室我给自己放歌当做读书的背景音乐,想起了马头琴。

果然,马头琴和李娟的文字简直是绝配,在低徊悠远的马头琴乐曲中,我似乎已经置身于那个广漠无垠的戈壁滩之中了。

大地苍茫平坦又空旷无边,天与地的衔接处那么清晰,却又遥不可及。我踟蹰其中,孤寂、渺小,如银河系中的一粒浮尘。

我看到了成群的鹅喉羚(当地人称黄羊的),因为饥饿啃食了农户刚刚发芽的向日葵,而被愤怒的农户驱车追赶,它们惊狂奔跑直至肺脏爆裂,最后被撞毙。

也看到了那些辛勤的农户,他们辛辛苦苦种下一年的收成,在希望刚刚发芽的时候,被鹅喉羚一次次的啃食殆尽,不得不在阳光暴晒和风沙中一次又一次的补种。

嗅到了成片的沙枣花开放香气,也看到了被称为戈壁玉那些石头被野蛮挖掘。

看到了李娟的外婆,那个坎坷一生,最后只剩下痴痴等待着的老人,因死亡而回归了真正的自由。

看到了李娟的妈妈,那个泼辣能干又自带喜感,对生活永远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女人。

这些生活在天高地远的戈壁,似乎处在文明的边缘的人们,踏实执着又鲜活风趣,总有那么多奇思妙想,顺手就解决了生活中的不大不小的难题。

为了防冻,她给鸡做过衣服;为了避孕,给家里的狗狗缝过裤衩;为了给小牛断奶,还给家里是母牛缝过胸罩……

还看到了狗狗赛虎和丑丑,还有鸡、鸭和野兔们……

尽管贫乏,他们都在努力的在大漠上活着。

也有人忙着对戈壁掠夺。用挖掘机掠夺,用大量的花肥掠夺。紧紧攥住大地的海绵,勒索到最后一滴液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灵家园 ( 粤ICP备2022134291号-1 )

GMT+8, 2024-11-25 14:48 , Processed in 0.06285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