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春分

[快乐灌水] 水贴~~谢绝回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6 20: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超市,迎面一个女孩端着冰淇淋大勺挖着吃,顿生羡慕,吃的这般肆意,太幸福了,我吃块蛋糕都有负罪感,牛奶都选低脂。据说健康饮食每天要吃二三十种食物,算了算,自己一天最多十几种,早餐居然是三餐里种类最多的:面包片、开心果酱、煮鸡蛋、生菜、牛奶咖啡、蓝莓,连着吃一个月了,居然也没吃腻,简单、省事。
”鳄鱼波鞋走天下“,拍出了那种少年气,明明化干戈为玉帛了,还是没忍住欠欠的挑衅。过程温暖,结局悲伤,有了那些暖暖过往,逝者安慰,生者滋生力量好好生活。被认真对待过,被充分依赖过信任过,内心才会丰盈,少有缺失感,才能用他人爱己的方式,好好爱自己。想起个同样觉得过程温暖,结局悲伤的书:安妮日记,血雨腥风中,那个阁楼格外温馨,安妮在集中营中曾无数次梦回吧。据说安妮父亲在去世之前才捐出了安妮日记没发表的部分,那几页里是安妮对母亲的一些埋怨,安妮父亲担心发表了会引发对安妮的恶毒攻击。事实上已经发表的那些就已经引来了很多的指责,可她只是十几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才觉醒的时候,对人事还不能体谅,敏感又率直,怎么能苛责。

“迭阁层栏倚晚风,
山上烟笼,江上霞红。
兴亡阅遍古今同,
文只雕虫,技只屠龙。

莫问当年旧主公,
昔日名隆,今日楼空。
跳梁小鼠穴其中,
昼静潜踪,夜尽穿墉。
-----廖仲凯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8 12: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班路上看到一个车上粘着个小娃娃,穿着东北大花袄,梳着冲天辫,笼着袖子,盘腿大坐,旁边粘一茶缸,冰天雪地里,席车讨要,太可爱了,直想往那大茶缸里扔铜磞。
又刷到王慧玲,她语气坚定的说着不要奢求完全无条件的爱,如果女人想要这样的爱,不如养条狗,乐,找了她的书翻了翻,没有视频中说法那么极端,但也写的够直白,简单易懂,虽然其实这些观点也不新鲜。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困境,不知道这代年青人会不会比上一代更幸福,但起码会更自由自在吧。

王慧玲告诫基层女性,去为社会打工,去把自己的劳动力投放到社会上,而不要在婚姻里为男人打工;鼓励她们婚前要同居,要享受身体上带来的快乐,在身体领域中要有主体意识,而不要把它当作筹码,那才是自我物化;她希望年轻的女孩子不要草率结婚,不要被“大龄剩女”的焦虑裹挟,不要把幸福寄托在男人或任何人身上。不要动不动就说爱,动不动就要爱……你要的到底具体是什么,是身体需求,是陪伴,是料理家务,还是给你钱……把你到底要什么提出来,具体化,然后,你大可学男人们那样,在不同的女人身上找到不同的需求满足。
婚姻不再是女人唯一的出路了,结婚生子、买车买房都只不过是人生选项,是选择,而不是必须,这些必须符合社会的利益,但是否符合你个人的利益,需要自己判断。恋爱的目的从来都是付出爱、获得爱,感受亲密关系带来的快乐,而不应该是结婚。结婚只是恋爱自然而然的结果。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欲望不是渣,不可耻,为了自己的欲望,选择隐瞒 、欺骗和背叛,才是真正的渣,是可耻
事实上,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孤独是一种思想状态,而不是生活形式
通向精神独立、人格独立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你是自己身体的主人,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对你的身体发号施令。生育对女性来说是巨大的牺牲,避免生育成为一种牺牲和负担,只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为自己生孩子,完全遵循个人自由意志,把生育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女性的生育成本分为生理性和社会性两种,生理成本有十级疼痛、衰老、脱发、痔疮、乳腺火、漏尿、腹 直肌分离等。在哺乳动物中,99%的雄性不会照顾下一代,,男性照顾下一代的欲望,不像女性一样是基因自带的,而是战胜了动物本能之后所产生的高级情感,也就是爱和责任。一个女性在了解生育成本后依旧选择生育,并能够承担选择带来的结果,这才是伟大的母亲,伟大在于做出的伟大选择,在于清醒下的牺牲,而不是歌颂一个女性健全的生殖功能。希望每个女性都能意识到生育、做母亲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了解自己所要支付的生育成本,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认真考量你的配偶是不是可以跟你一起育儿的那个人,努力做到为自己生孩子。只有这样,上一代母亲的悲剧,才会在这一代终结。
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意结婚,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女人意识到结婚这件事对女性越来越没有好处了。以妈妈、奶奶等没有选择的老一辈女性来要求现代女性单方面牺牲,是不合理的,夫妻双方只有在婚姻里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夫妻关系才能长久。不少男性已经开始觉悟,把千百年来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统治关系转成合作关系 ,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积极参与家务和育儿,尊重女性在婚姻内付出的隐形成本。
在人的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爱自己,把自己变成值得爱的人。遇到真爱并走进婚姻,是人生的奖赏,没遇到,也拥有自己这个爱人。婚姻从来都不是人生目标,爱和被爱才是。
主动吃生活的苦,不断尝试、折腾,不再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再做梦有人来拯救你。当你哪天不用依附任何人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时,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和自由。一旦幸福依附于他人,你就毫无安全感和尊严可言。
”爱是精神世界的奢侈品“,你的精神世界的产出已经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并且有充足的盈余才能产生爱,如果你的精神世界不富足,是产生不了爱的,只会一昧索取爱。如果两个人能共同成长、互惠互利,喜欢才能在今后的岁月里升华为爱情 。否则,时间久了,喜欢就会消磨殆尽,毕竟荷尔蒙的躁动是有周期的。如果你向往爱情,最好的途径就是先去爱自己,构建自己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世界,这样即使遇不到爱情,你也是一个精神世界富足的人,爱情只是你生活中美好的点缀,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你想拥有良好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就要认识到夫妻关系才是第一关系,妻子或丈夫才是这一生陪伴你最长久的。如果没有这个意识,最好不要轻易走入婚姻。结婚后,要明确与父母之间的界限,传达一个明确清晰的信息:这是我的家庭,我们家庭内的事务由我和我的妻子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如果你对父母或者公婆有索取、有所求,他们反过来干涉你们的生活,介入你们的矛盾,扰乱你们的小家庭,那只是你们为不能够独立而付出的代价。
----王慧玲《基层女性》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9 15: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采访,庄稼人,喜欢读书思考,象她一样,虽然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但有读书、画画、书法、乐器之类爱好的人应该不在少数,那天在地下过道见到一流浪汉,倚着破被堆,专心致志的看书,也看到过有人穿着工服吹单簧管。我觉得挺平常的事,好象很多人觉得不同寻常,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知识分子们的一种傲慢。

“亲密悖论:好的亲密关系其实会让人更独立,反过来,好的独立也会让人拥有更好的亲密关系”

在自己身上克服时代---尼采

山外的山,我望不穿
清风过肩,犹似故人在眼前
黄昏之晚,天凉之秋
红颜辞镜,青春风干好下酒

---于和伟演唱《 只字不提》

把你的的影子加点盐  腌起来   风干  老的时候  下酒
----夏宇 甜蜜的复仇

听说住在北极的人们,他们交谈的方式是这样的:
谁也听不到谁,因为漫天漫地淹过来的风雪。
他们只好把彼此冻成雪块的声音带回去,开一盆炉火,慢慢地烤来听。
如果我住在北极,我就可以在出门前把话想好,免得碰面时来不及说,不知道怎么说,或者离开时才发觉可以说得更好。
兽皮缝制的小袋里,塞满我要分送的各种心情的雪块。
你接过留着我微弱手温的雪块,带回去,开一盆炉火,慢慢地听。
-----夏宇《交谈》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22: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理期,累到,这跟激素斗争的一生呀,找铺子吃大肉,振奋下精神。商场里居然弄了铺炕,三堵假墙,糊了报纸、贴了海报,摸了摸,这炕居然还热乎着,象模象样,心情大好,“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弟子问师傅:“您能说说人的奇怪之处吗?”师傅答: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故人知健否,又过了、一番秋。
记十载心期,苍苔茅屋,杜若芳洲。
天遥梦飞不到,但滔滔、岁月水东流。
南浦春波旧别,西山暮雨新愁。
吴钩。
光透黑貂裘。
客思晚悠悠。
更何处相逢,残更听雁,落日呼鸥。
沧江白云无数,约他年、携手上扁舟。
鸦阵不知人意,黄昏飞向城头。
---唐  李珏
 楼主| 发表于 2025-1-19 22: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想到很多如果,没想出个所以然,昨晚一刻忽然顿悟,豁然开朗,这么些年,每次这样的时刻会想到的都只是你,潜意识比自己更早知道心之所向。
周末看完盐镇,虽然不是狗镇般全员恶人,也还是有太多灰暗,前两个故事,看的心头被堵,太压抑,出门缓缓,回来接着看后面的还好,想想这也不过是多数人的人生常态,如是者比比皆是,跳不脱的不是环境,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吧,或者是自身的麻木。这作者新出了部《惹作》,看介绍就悲惨之极:“她叫惹作,彝语的意思是再来一个男孩,15岁出嫁,18岁生下孩子,几个月后服毒自杀。她没有身份证,也没上过一天学,她没坐过火车,也从没走出过这片土地,她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大数据不存在的人,也是被这个世界遗忘的无名亡灵。我把她走过的路都走了一遍,我想让更多人看到那个少女一生的故事,听到她动人的歌声,知道她曾为何而哭、为何而笑,以及为何而死。”新闻里说有个女孩追星一年花了一百万,对父母还颇多报怨,“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些人生来就是牛马”,还有些不如牛马,命如草芥。

听首节奏欢快的“一个月亮”

“当心灵满足时,我们不需要依靠其他物质就能够感到神清气爽,希望你也能到达自己月圆的那一天”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22: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宵节遇到放烟花,抬头看咤紫嫣红瞬间开遍,恰好一轮明月悬在其中,圆满端正,皎洁安宁,好看的一度疑心是不是假月亮,新闻里说很多景区放置假月亮,无论风霜雨雪都完美无缺,李白不会想到有一天,今月不曾照古人。

《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摘录:
从前乾隆皇帝站在黄鹤楼上,望江心帆船往来,问左右“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一臣子回奏:”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名,一样是利。“这个有名的答案并不周全,船上载运的乃是四种,除了名利以外,还有一样是情、一样是义。那个臣子的答案是做官的标准答案,不是做人的标准答案。
人,从情义中过来,向名利中走去。有些人再回情义,有些人掉头不顾。支持帮助是情义,安慰勉励也是情义。潜移默化是情义,棒喝告诫也是情义。嘉言懿行是情义,趣事轶话也是情义。
所谓大人物、小人物,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左手做的、右手不知道,台下看见的台上看不见,两者需要互补。大人物的传记是给小人物看的,小人物的传记是给大人物看的。这世界的缺憾之一是,小人物不写回忆录,即使写了,大人物也不看。
人间事千变万幻,今非昔比,仔细观察体会,所变者大抵是服装道具布景,例如元宝改支票、刀剑换枪弹而已,用抵抗刀剑的办法抵抗子弹当然不行,但是,何等人为何等事在何等情况下流血拼命,却是古今如一。
人到了写回忆录的时候,大致掌握了人类行为的规律,人生中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看云仍然是云,“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
一本回忆录是一片昨天的云,使片云再现,就是这本书的情义所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说酸辛。
穷通夭寿随他去,诗酒琴棋自我亲。
恣肆一生传李白,纵横半世笑苏秦。
数来多少兴亡憾,若个能教日日春。---王意和

一代书香共酒香,人间劫后留芬芳。
祖宗基业千斤鼎,乱世文章九转肠。
盏底风波问醒醉,梦中歌哭动阴阳。
无知童子有情树,回望凝望柳几行。----王鼎钧
 楼主| 发表于 2025-3-27 15: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常去公园类自然环境中,对生理心理上多有益处,不知道这是专指夏季,还是任何季节都有效果,应该是绿叶层层叠叠的时候,不过冬季的原野,应该也有疗愈作用,很多电影里主人公经常自我放逐到深山老林,远离人类,理清自己。
混沌少年时,这个小孩属于少数派,但剧情触及到的一些现状对多数人应该有警示作用,怎么是对,如何是好,教育越来越沉重。
看到有人称呼我们这地区为“花花局外人”,雪花当花,三月我们经常也是赏花人。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先生醉卧此石间,万古无人知此意。
|苏轼《醉睡者》
 楼主| 发表于 2025-3-30 22: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家长里短的日剧,高龄母亲在父亲情人家楼下晕倒,女儿责问父亲,也正出轨的女婿拦着她,替岳父辩解说他心里肯定也愧疚,女儿吼:如果他真的愧疚,就应该离开她,第一反应以为她希望父亲爱上别人后,及时跟母亲坦白离婚,随即反应过来台词意思是他父亲要真有愧疚,应该尽早结束婚外情。看来那些男人提离婚,女人如蒙大赦兴高采烈的短视频看多了,忘了剧里背景是七十年代,离婚是难以接受的事。以后的时代,别说出轨,就是一言不合,离婚都会越来越多提上议程,如果婚姻制度还存在的话。
凯特女王演的悬疑剧,感觉为了结尾强布疑云,太多故弄玄虚,直接跳到最后一集,女主老公终于得知真相,要跟女主和好,女主握着他的胳膊说:我知道我应该原谅你,但我做不到,因为我被强暴的事实,远比你以为我出轨更让你释然,对不起,我没法谅解。女主是觉得男人把自己尊严和颜面受损看得比她受到的伤害更重要,不过男人其实是无法理解强奸会对女人身心造成多大的创伤,所以难免觉得不算严重的事,别说男人,即使同为女人的我一般也无法完全了解,不能感同身受。
小雀斑居然一米八十多,看过丹麦女孩,没注意到他瘦高,难得有人找他演杀手的剧,以反面角色为拍摄视角,很容易认同他的行为,模糊正邪之分,即使他滥杀无辜,也还是很高兴他逃脱了追捕,好在他老婆最终带孩子逃离了他,算是为正道挽回颜面,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梦中的你,家在孤岛,抬头却能看到珠穆朗玛,纵使在梦里还是感觉到了不对劲,疑惑这到底是什么地方,长发飘飘的你贴心手绘了张地图给我解惑,醒来的我还在迷茫,想你应该从来没留过长发,倒是细心
温柔符合一贯感觉。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慧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16: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想起一位故人,已经遗忘了他的生日和祭日,不知道每年墓前,那些日子有没有人去祭扫。
想了又想,仍然想不起曾经聊过些什么,如今思量,其实我们彼此了解并不够多,当时的我也太不成熟。如果有如果,他还健在的话,我仍然不会再联络,如果有如果,能回到当初的话,我应该会更早的断了联系。所有的如果,所有的情绪只剩下遗憾,英年早逝,一声叹惜。
天地之大,终究闲篇。泉下有灵,愿你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25-4-5 23: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破地狱,也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挑片感觉太差,最近看的电影都挺滥的,难得这部电影不错,又好哭,又让人感悟,虽然有几个镜头过于写实,不敢直视,不过别的都好,片尾曲悠悠的也好听,最后那段祭奠仪式又美又庄严,被感染到。电影中几个片断剧情单独成片应该也很精彩,电影里很节制,没细说前因后果,对这几个片断蜻蜓点水带过,没铺陈开来,倒是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编排的恰到好处。电影主题含蓄不擅长表达的父爱想想不大通,几十年朝夕相处,真的视如珍宝,日常行为中总有体现,哪可能女儿感觉不到,是艺术的过份夸张表达吧。混沌少年时对父母家人之间的爱就表现的很好,那就是对家人无条件爱的样本,父亲看完录像震惊难以置信,但却没责骂,推开儿子扭过身去,稍后还是快速转身抱住孩子,几个月过去父母最痛苦的是觉得做的不够多,没教育好孩子,对不住孩子,”爱是常觉亏欠“。虽然其实他们做的已经足够好,父母恩爱,家庭氛围轻松,对孩子呵护,又尊重他们的喜好,可惜那孩子就是少数派,大概天生就异于常人。
主人公面对死亡,释然了生,破了他人和自己的地狱,”人来到这世界不容易,所以就算我们的生命一直倒数,早晚都要道别,但是都不用害怕,因为我们已经赚了“。好象真的面对死亡,一切都容易释然了,所以妹妹谅解了哥哥,亲情之间,也没法时时计较。
原来梵高人生最后几年学过浮世绘,难怪那幅杏花看着很东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灵家园 ( 粤ICP备2022134291号-1 )

GMT+8, 2025-5-22 13:24 , Processed in 0.0651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