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年味系列之小结篇 远去的年味 文/水袖
前言:上班了,这几天太忙,寻找年味之八总是不能发出,今晚好不容易写完,本来只是想顺便给自己做个小结,没想到又写多了,索性再发个单贴,又赚一帖,嘻嘻。 这八帖思维散漫,行文粗糙,本来只想凑字挣金币玩的,没想到写完自己却有了更多感触。 找回年味,就如同一个民族找回自己的文化。任何一种美好的文化的营造和发展,都需要认同,需要接纳,需要载体,需要延传,需要更多的人坚守,还需要有人担当。 年味,具体了就是我们春节期间感受到的一点一滴的生活,而这些节日生活的传统和现象集中起来,就是一种文化。年味,或许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吧。
寻找年味系列,是希望以年味为切入口,反思当前的文化。当我们追问年味到底哪去了的时候,其实是在心里发出呼喊,曾经浸润我们心灵,传递给我们很多美好品质的传统文化哪去了?
近百年来,我们的民族陷入了一个自我否定的误区。而对文化冲击最大的莫过于近三十年的商业经济大潮,我们所经历的,恰恰一个文化的阵痛时期。
旧日以小农经济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已经在当前商业化潮流之中分崩离析,而新的文化载体尚未形成,传统文化也因为缺少了载体,而四处飘摇或徒有其表。经济在快速转型,而文化的转型则需要很漫长的一个阶段。文化一旦处于真空阶段,各种论调和思潮必然会乘虚而入。
近日柴静自费百万的调查《苍穹之下》,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引发了大家对环境问题的忧虑和呼吁。其实,比自然界雾霾更可怕的,是文化的雾霾。正如我们没有办法不吸入污染的空气,不喝下被污染的水一样,在当前文化领域,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替孩子分辨哪些是需要坚守的精粹,哪些是需要摈弃的垃圾。 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近年引进的西方节日(比如刚刚过去的情人节),也不管节日的本来内涵是什么,目前中国的节日几乎只剩下两大主题,满足食欲或为泛滥的情欲寻找合理途径,除此之外就是购物和娱乐狂欢。
打住,又扯远了……一言以蔽之,我们之所以找寻年味,其实迷茫于当前的文化乱象,试图找回一种纯净美好的文化氛围。 (此文于2015年3月3日发表于散文随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