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落 于 2018-5-9 21:45 编辑
内蒙东北骑游之三 满洲里
时间:8月7日
行程:满洲里——国门——步行街——广场
行程方式:骑车
满洲里,一个草原腹地的小城,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城,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小城。
满洲里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满洲里名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满洲里俄语为“满洲里亚”,把俄语音译转为汉语时,便去掉了发音很轻的尾音“亚”,成为“满洲里”。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满洲里这个地方过去是荒芜一片,中东铁路建好以后这个地方是从俄罗斯过来的第一站,本来没有名称,就叫满洲里。不知何故,满洲里的当地人几乎都不说是满洲里,而是叫“满里”。这是一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地处欧亚大陆桥咽喉要地,素有“亚洲之窗”的美誉。昔日,它作为中东铁路在中国境内的西端起点,百年来承载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荣辱兴衰。如今,它作为中国陆路最大的口岸,承担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货物.人员往来。
沿着宽阔的华阜大街一路向北骑行,路旁的体育馆,套娃广场,俄罗斯艺术馆,博物馆,会展中心,国门景区等,一次排列在大街两侧。
工具哥后面就是套娃广场。它是以套娃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娱乐广场,集中体现了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广场规划面积54万平方米,主题广场面积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个高30米的大套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套娃是俄罗斯人的工艺品,往往代表着俄罗斯。满洲里人民毫不客气地发挥拿来主义,并加以复杂化、宏大化。一个简单的套娃置办成一个特色主题广场,难怪很多俄罗斯人很惊诧也有些郁闷:“我们的套娃,怎么被你们这么给用了?”
身后是最大的套娃,图案是中俄蒙三国漂亮女孩,据说列入吉尼斯纪录。套娃是俄罗斯特产木制玩具,一般由多个一样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最多可达十多个,通常为圆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最普通的图案是一个穿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姑娘,叫做“玛特罗什卡”,这也成为这种娃娃的通称。
俄罗斯套娃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单单木材的准备就颇费时日。莱姆树、桦树是制作套娃的理想木材,一般在初春时节树木中富含汁液的时候就把树砍倒,剥去树皮,只剩少数几环树皮以防止木材开裂,然后暴露于空气中通风。如果要做中等尺寸的娃娃,那么要晾干两年,而如果要做15件套的娃娃,那么每个娃娃的内壁要做得很薄,对木材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一般要晾干5至6年。经过楦空、烫花、镶金等工序制成.每个娃娃要经过15道工序,大小都不用工具测量,而是艺术家们凭感觉和经验而定,他们独特的手工设计使套娃们变得与众不同。俄罗斯套娃假的多,假的多。当地人说了不少鉴定办法,咱记性不好,就没有买。梦涵买了一套,送给儿媳妇,估计想要孙子了。
国门景区前的火车头广场。广场内的火车头是1940年的日制蒸汽机车头,下面的铁轨是1925年苏联制造的43铁轨,所说的43铁轨,是因为它每一延长米是43公斤而得名。毛泽东在1949年赴前苏联莫斯科途经满洲里时,乘坐的火车就是在这辆火车头牵引下驶出国门的。这辆火车头的车牌是“1861”号。众所周知,毛主席戎马一生,唯一一次出国乘坐的火车,就是这《1861》号。
远处就是国门。没有票不让进,票价60大洋,自己国家的大门看一下要这么多钱,真是想不通。不让进咱就不进,外边看看了之。
第一代国门:清末,据满洲里车站20公里处,有俄方所立双头鹰,旁边竖立一木桩,木桩上写的是俄文‘拜喀尔省铁路交界’字样,是俄国单方面设立的,国徽和木桩所处中俄边界,故称其为“国门”。
第二代国门:建于1920年,距现在中俄边境线约300米,位于后贝加尔斯克车站对面,苏方边防站院内,为木制拱形,面对中国方向用汉字书写着“中苏门”3个大字,面向苏联方向书写着俄文。满洲里人称此国门所在地为“十八里”。 原因就是,这个国门距满洲里市区只有18里。
第三代国门:修建于1968年。这个国门,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国门为铁木结构,正上方嵌有醒目的红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时中苏两国关系较为紧张,满洲里多年处于“备战”状态。
第四代国门:开始兴建于1988年6月15日。国门上方中间悬挂着国徽,国门顶端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国门下面有宽轨、准轨铁路各一条通过。
第五代国门:充分考虑到了中俄贸易的发展前景,铁路由原来的一宽一准改建为两宽一准,同时还预留了两线准轨位置。第五代国门总投资约8200万元,总长105米,宽46.6米,高43.7米,过桥高16.9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后工业时代风格。现在的国门是第五代国门。巨大威武,彰显了大国气度。
慢洲里曾是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早在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满洲里地区交通方便、距苏联较近等优势,建立了地下交通站,掩护共产党人从满洲里进出中苏两国国境。我党早期的领导人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伍修权等革命党人都是通过秘密交通线的掩护,前往苏联和回国的。据统计,在1931年至1934年5月间,安全迎送70多名同志出入国境。革命先驱们途经这里,从前苏联捧回了革命圣火,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时,前去参加会议的代表都是从这里通过的。
从国门返回。满洲里的街道十分干净,整个市区的道路分布呈整齐的“田”字形,呈东西走向的街道一共只有六条,这六条街道的街名依次叫第一道街、第二道街……第六道街,街与道之间的距离仅70米。呈南北走向的才叫“某某路”,满洲里有三条呈南北走向的用石头铺成的步行街,以中苏路步行街最为繁华。
满州里建筑的特点就是欧式建筑,外观别致,色彩鲜艳。外墙的颜色有橘黄、天蓝、粉红、乳白、淡绿,七彩缤纷。很多外墙都加以浮雕,窗框大体都有泥雕。有的是白柱子青瓦顶;有的是蓝色墙白窗框;有的是木结构。屋顶都是很高级而奇特的装饰,有的像葫芦饱含神韵,有的像皇冠新颖雅致,有的像火箭雄伟壮观,各式各样。
街道上随处可见跨境而来的俄罗斯车辆以及俄国人,大街小巷的商铺都是中俄双语,路标也不再是中英文并陈,英文已由俄文取而代之。满街道上都是俄罗斯文字的招牌,有些店中文店名倒成了“副标题”。商业街商户一家接一家,主要经销纺织品,也有俄罗斯的一些特产,最多的是套娃,然后就是望远镜等等。不少俄罗斯人三五成群地逛商店买东西,店员迎上来便是流利的俄语交流。满洲里的物价中等,在餐饮方面,每盘菜的份量很多,一天全部是面包纯净水,有吃的,亏什么也不能亏自己的肚子,眼见为虚,吃到肚子里才是自己的。
夜幕降临,大部分楼房的外墙都穿上了灯光外衣,一片灯火辉煌,五颜六色。无数俄罗斯美女穿梭往返,面庞白皙,金发碧眼,线条优美,婀娜多姿,魅力四射,忍不住多瞧几眼。这里虽然灯红酒绿,穷游的我们并没有意乱情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