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梅朵 于 2024-12-8 14:11 编辑
再说几个阿尔山游玩的小插曲:
其一
在阿尔山的街道上,看到一个卖货车里放着一车黄色的瓜,不像甜瓜,也不像哈密瓜。当时车主那会儿恰好不在,也没人问,就拍张图片,好奇了半天,这到底是什么瓜?
直到第二天到了阿尔山的景点住宿的地方,吃饭的时候给上了果盘,我才恍然大悟:那一车居然是西瓜!
西瓜不都是绿皮或者条纹花皮的吗,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样金灿灿的黄皮西瓜。
顺便再说一句,内蒙的西瓜,是真的真的很好吃,又沙又甜!
其二
我原来以为“天池”是长白山上的专利称呼呢,来到阿尔山才知道,原来凡是山顶有一洼水的,都可以称之为“天池”。
当初看到阿尔山门票上的“天池”景点,真是无比的兴奋,总算可以弥补一下当年长白山见不到天池的遗憾了。
于是,带着对长白山天池的那种期望值,我们拐来拐去,爬了好长的阶梯,好不容易上去,结果一看傻眼了:这,这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池?这浅浅的一洼水,绿不拉几的,还不如我们村头的水湾子更好看些。
于是,带着几分失望,我对身边的游伴说:看起来来内蒙就应该看草原,这游山游水的,来这里怕是有点像缘木求鱼。
我话还没说完,一个东北大哥接茬了:对吗,来这里看山水,就等于去澡堂子里买拖鞋,没找对地方!
其三
不过,有了第一个景点的失望,再看后面的景点,反倒越来越感觉清新美丽,心旷神怡。
比如,后面的驼峰岭天池,就深邃幽蓝,漂亮多了。
去阿尔山游玩的东北人特别多,可能距离比较近吧,感觉景点的一路都是东北口音。
也难怪东北的小品霸屏这么多年,东北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是传神又有趣,连平常人一起唠嗑,也像演小品似的。
这不,在驼峰岭天池附近,一个东北姐妹游玩着和家人闲聊,她边笑边戏谑着说:你说,这人心也就四两肉,咋就这么难猜透!
其四
在森林公园玩的第二天,乘园区的摆渡车,去距离居住地远一些的几个景点,居然没有了手机信号;听说是因为附近的信号塔被风吹到,还没修好。
但各景点的摆渡车正常运行,于是沿路一边走一边忙着找自己人,也总算把人凑齐了,眼看中午时间早就过了,大家开始饿的饥肠辘辘,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游客中心买饭的地方,但手机又没法支付。
好在有同行的姐妹带了现金,于是,大家纷纷借钱,煎饼果子、手抓饼、烤肠、玉米之类的,一通饕餮大吃。
实在是饿坏了,15块钱一个的手抓饼烤肠,我吃一个居然感觉没吃饱。
旅游这十几天,包括蒙餐在内的大餐也吃过不少,没想到最难忘的,却是这一次地摊上的方便食品。
食欲,才是食物最美好的味道。
李娟在冬牧场那种对食物的渴望,对食物味道极端的向往和夸张的描写,或许唯有经历过饥饿和贫乏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吧。
其五
山上住宿的地方,像个小村子,都是当地人开的民宿,因为季节性太强,房子比较简易也比较小,但住着还算舒适方便,饭菜也不错。
还记的那个傍晚,落日余晖,霞光满天,大半个天空都绚丽若锦缎一般。
阿尔山民宿小村掩映其中,如同仙境。(见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