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西- 于 2023-1-30 22:55 编辑
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主要是告诉我们,作为儒家最高道德标准“仁”字的真正含义。
看上去,大家都对这个“仁”字非常熟悉。提到这个字,可以想起来一大串词儿: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还有蒋校长的那句有名的训示--——不成功便成仁。但是,到底什么是仁?仁的含义是什么?恐怕能说清楚的没几个。
老夫子的弟子仲弓也搞不明白。所以,他只好跟孔子请教。老夫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绕了个大弯子:“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话啥意思呢?出门,这里指的是走出家门跟别人打交道。大宾,是指那些地位比自己尊贵的宾客,有点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贵宾”。见到贵宾,在各方面都要表现出特别的敬重。所以,出门如见大宾,是说,当我们走出家门儿,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应该拿出见到贵宾那样的敬畏之心,给每一个我们所接触的人以贵宾般的敬重。那么,使民如承大祭又是啥意思呢?使民,就是动用民力,比如,动用民力去对外作战,或开展各类工程项目等。承,是承接,承办。大祭,就是指那些大型的祭祀活动。搞大型的祭祀活动,因为面对的是上天和神明,所以,必然心中充满了敬畏。所以,使民如承大祭,其意思就是:动用民力的时候,一定要像承大祭那样,心中充满敬畏,必须万分地小心,不能轻易地使用民力,以免造成无谓的劳民伤财。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尽管说的好像是两件事儿,但核心却是指向同一个:那就是敬畏。对我们与之打交道的人,无论是同僚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必须有应有的敬畏之心。
仲弓问的是仁,老夫子为啥要说这个呢?孔子的第十一代孙,西汉时期的大经学家孔安国说过一句话:“为仁之道,莫尚乎敬”。由此可见,敬与仁有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那么,敬和仁的这个关系是打哪儿来的呢?仁这个字是个会意字,拆开以后,就是二人。俩人能够处在一起,是相亲相爱的结果。所以,相亲相爱,这也就是仁字的本义。人和人之间相亲相爱,是以敬为前提的。因为敬,所以爱。无敬则无爱,没有人会去爱一个不值得自己敬重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要实现仁爱这一最高的道德标准,就必须先从学习敬重和敬畏开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我们熟悉的名言。在这里,孔子就用这八个字,对仁的实现路径做了进一步的注解。怎样才能做到仁爱呢?孔子认为,要点就是这八个字。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再次提到了这八个字。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恕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上面的八个字。恕,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以己量人。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就是以己量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凡事先在自己心里反复想一想,我是否能够接受别人这样对待自己?我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哪就不应该这样去对待别人,去要求别人做这样的事儿。当然,对于这八个字,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进一步地理解:己之所欲,便施于人。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最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想明白以后,哪就就用自己最想要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吧。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原则。世界上任何事儿都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有些事儿,自己可能不愿意去做,但又非常需要别人去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因为己之“不欲”,别人也“不欲”,放弃不做。而是应该多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化“不欲”为“欲”,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再比如,有些事情,是我们自己所“欲”的,但未必别人也“欲”,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别人身上,必须搞清楚别人究竟“欲”的是啥,不然就会落个好心办坏事儿的结果。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古人对此的解释是,在邦,是指在诸侯那里做官。在家,是指在卿大夫的领地上做官。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是说,在诸侯那里为官,自己也从无怨言。在卿大夫领地里做官,自己也从无怨言。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我的理解是,在邦,是说在朝廷为官。在家,就是跟自己的家人相处。因为能够用敬重之心与同僚和家人相处,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之所欲便施于人,因此,无论是跟同僚还是家人,都会相处得一片和谐,所以,同僚对自己就不会有怨言,家人更不会有怨言了。家国家国,孔子的理论,肯定不是专供那些为国家和卿大夫卖力的官员们学习和使用的。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因为老夫子讲得很透彻,所以,仲弓说,自己虽然不够聪敏,但也请求按照老师所说的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