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落 于 2014-9-1 09:03 编辑
日暮乡关何处是
在我国的传统的诗文中,对于故乡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重乡土注重家族的传统观念中,富贵者还乡,落叶归根的回乡,还有游子没完没了的思乡永远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学最能引发共鸣的永久的话题。
不论从项羽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还是到刘邦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楚汉之争的失败者和胜利者,一个出身高贵,行为磊落;一个则出身低微,不择手段,看起来大相径庭,但在富贵还乡事情上观念却惊人的一致。
那些回乡的诗句总是样这样的脍炙人口:
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见来人”,回乡的急切对家乡的渴望和更多难言的复杂心情,仅仅十个字,表现的淋漓尽致,回味无穷。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五十多年后返回故土的诗人,已经成了故乡孩子眼中的陌生的客人,孩子的天真无邪,让诗人倍感亲切富有情趣,同时也难免感叹自己的老迈衰颓,这种反主为客的情境,自然会令人对时光易逝和岁月不饶人产生无限的感概。
思乡的诗句,流传最广泛的恐怕某过于李白的《静夜思》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中国孩子的儿歌,稍微有点文化的家长都会给孩子念叨这样的唐诗。从此,明月和故乡就联系在了一起,成了思乡最鲜明的文化符号。
更被文人推崇的则是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家在何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谁能与我同行,哪里又是我的归宿所在?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永久的疑问。
中国文学的意象也如国画,讲究虚实结合,这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国画的看似简单的勾勒几笔却和留白部分浑然组成一个整体,给人一个或广阔,或幽深,或浩淼的空间感。
中国的诗词也是如此,各种意象虚实相间,聊聊数语或几个字,就能引发人情感的共鸣,给人无限想象的余地。
而古诗中的故乡和思乡,都不必看做写实的故乡。就拿李白而言,虽然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似思乡心切,可是追寻他的一生的踪迹,却好像从来没有回到过他那个名为碎叶出生地故乡,他一辈子都在四处漂泊。
他们不回家,干吗要在诗歌中频频表达思乡之情?崔颢的“乡关何处”又何以引发千百年来的文人的共鸣和推崇?
在中国文化的意念中,故乡早已成为一种精神的需求,是一种灵魂的归宿。他们四处奔波,苦苦寻觅的正是精神的归宿感。其实,千百年来,传统文人们寻觅的绝不仅仅是现实中的故乡,而更多的是他们深深藏在心底的那个心灵家园。
日暮乡关何处是?故乡,正是中国传统文人一个心照不宣的文化符号,是他们心灵家园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