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06|回复: 8

2014.7.13 水无形读书会摘选-- 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5 10: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问弦 于 2014-7-15 10:47 编辑

及笄

及笄,指女子可以盘发插簪的年龄,十五岁光景。笄,簪子,以簪结发如成人,相当于男子之冠礼。古代女子已许婚者十五而簪,二十而嫁;未许婚者,二十则笄。古时女子一般十五岁许婚,结发上簪。笄与簪为同义词,古时男女通用,后来分称男子系发穿冠之物为簪,女子固髻之物为笄,因而称女子初结发成髻之时为及笄。

女子的及笄之礼,与婚礼较为接近,其时以十五岁始,最迟也不过二十岁。因为上古时代以十五岁为女子适婚年龄,二十岁为成婚最迟的期限,而笄礼则行于许嫁之时。

上头

上头,中古以后,冠笄之礼逐渐废弛,但世人在男女成年之前,仍请长者分别为适婚儿女行成年之礼,梳理头发为成年人的发式,或男的则加冠命字,女的则梳成年妇人型的发髻,此举俗称“上头”。盖古时冠笄礼之遗迹,行于即将结婚之时,于是冠笄之礼,遂与婚礼联结在一块儿了。考其上头一词的来源,非近代产物,五代及宋初之际,即已出现这个名词,此时仅指女子加笄而言。

世俗所为,儿女婚嫁前为其上头,及至新郎新娘人洞房时,再在合卺之前或其后,行一次象征性的结发礼,表示两人已成为结发夫妻。然此举在无意中,又把上头与结发分为二事,前者为成年礼,后者则为结婚礼,但结发只限于原配婚姻,所以才称为“结发夫妻”,妾媵续弦等都不能滥用结发的尊称,故结发仪式,在婚俗上,实涵有非常庄严的意义。

宋以后,上头与结发,已成为相继举行的两种礼仪,上头仍在上古冠笄之礼的遗义,表示成人,但必行于结婚之前,早则在婚前一两日,迟则在嫁娶之日,无形中成为婚礼的一部分。结发之举则在拜堂之后,洞房之前,所以象征夫妇的结合,用意不同,举行的时间也不同,可见上头与结发是两回事,不过两者发生连续性的关系,才一并纳入婚礼的系统里,与上古的习俗男子加冠与娶妻相隔十年,女子及笄与出嫁相隔五年,是不同的。

待字

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后遂以女子成年待嫁为待字。所言“不字”,即未有许嫁之意。

乞巧

相传“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荆楚岁时记》),古时妇女每于此日夜间,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乞巧。七月便被称为巧月。

文身

文身是许多民族在早期发展阶段存在的一种风习。是一种标志。其法是:用针在人体全身或局部刺出自然物或见何图形,刺后有染色和不染色之分,此俗在周代已有。

文身最早是一种图腾标志和成年礼结合进行,一经文身便获得成年人权利,可以择偶结婚,参与氏族重大事务。此俗今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亦然存在,《台湾府志》:“番民断发文身,不知年岁,以稻熟为一岁,以月圆为一月。”台湾高山族青年有文身的习惯,姑娘在出嫁的前一两天,必须进行文身,涂面,请人用针在自己身上和脸上刺出花纹,然后涂上颜色,这成为姑娘作新娘的标志,也成为妇女是否已婚的标志。在这里文身则已成为成人的象征了。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有些民族则将此作为表示等级身份和秘密会社成员的标志。随着社会发展,文身本身积淀的巫术图腾内容,已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这种风习则以形式美被继承了下来。据《马克·波罗游记》:在云南卡丹和永昌市……男人有文身习俗,即在臂上、腿上刺有黑色斑状条纹,刺法为五根针并拢,刺入皮肉,以见血为至,然后用黑色涂剂擦拭针孔,留下不灭的痕迹,这被看作一种装饰和有体面的标志。其实这种文身不光在边远少数民族,在古代汉族中也有,这主要出现在喜欢舞枪弄棒的武士身上。《水浒》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写史太公向王进介绍儿子史进:“老汉的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母亲说他不得,怄气死了。老汉只得随他性子,不知使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九纹龙史进。”不唯史进,燕青也是文身,第六十一回:“这人是北京人氏,自小父母双亡,卢员外家中养的他大。为见他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卢俊义叫一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一身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由此可见,宋明时期文身比较盛行。正因为习武者一般文身,因此这文身往往于对方有某种威慑力量。《水浒》第七十四回,写燕青闻听得泰安州庙会上有山西太原人任原,摆下相扑擂台,要赢天下好汉,一时兴起,辞了宋江,下山来找任原。届时,燕青脱了布衫,露出一身花绣,“则见庙里的看官如搅海翻江相似,迭头价喝采,众人都看呆了。任原看了这身花纹,急健身材,心里倒有五分怯他。” 就是太守“见了他这身花绣,一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心中大喜。”怕他身材瘦小,不是任原对手,坏了性命,做主要他和任原平分利物,抬举他在身边效劳。燕青不听,管自和任原相持,不几个回合,用智将任原颠下台去,摔个半死。

文身风习现虽不如旧时风行,但仍在小范围中存在,多在秘密黑社会组织成员中。

文身风习不唯我国有,世界上其它国家亦有。日本北海道和千岛,有一个两万人口的少数民族——伊阿努人,此民族女人有文面习俗。主要在嘴唇和面部,在嘴唇上文出胡子的式样。

满月剃头

满月对于新生儿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日子。这是新生儿可以走出暗房(产妇生儿的屋子),正式与外界接触的第一天,因此古人非常重视这一天,一般无论穷富,都要举行一定规模的庆典,特别是头生男孩,其庆典更是隆重。亲朋好友来参加新生儿的这个重要的人生仪式,新生儿的父母亲亦要设宴款待来宾。这一天新生儿有几项很重要的仪式要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曰“洗儿”,一曰“落胎发”,“至满月……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线葱蒜等,……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落胎发”,因主要在满月举行,故俗又叫“满月剃头”。剃头礼举行前要查看历书,找准吉时。其剃头仪程主要由新生儿外婆家主持,由外婆家赠礼,布置礼堂,请全福人(父母、配偶、子女全有的人)抱婴儿坐在礼堂中央,由剃头匠人为婴儿剃去胎发。剃去的胎发亦不能轻易抛撒,绍兴一带把剃下的头发搓成一团,装在由外婆家送的金丝或银丝打的络里,挂在床前,保存起来;广东东莞则要由母亲或婆婆用红纸包裹好,珍藏起来,不能轻易丢失。据说胎发极其重要,一旦丢失或遗忘,便会使婴儿本人罹病或天亡。满月剃头时,浙江绍兴一带还有亲朋送礼的风俗,主家还须办宴席酬谢宾客。

满月剃头之俗始于何时不详,但至迟在宋代已经有了。

但也有不是满月剃头的。广东潮州人即在孩子生下后十二天 “剃头”,下剃刀之前,还要用一枚鸡蛋,在头发上转几转,然后开始剃下去。按理,那鸡蛋亦该小儿吃,一般由家长代吃。

也有不在这两个时间剃发的,具体何日,要翻看历书决定是吉日方可,并且有几个日子是绝对不能剃胎发的;如忌丁火日初五日剃胎头主儿黑,三十日剃胎头主儿天,如此等等。

寄名

寄名同小孩戴长命锁一样,也是为了保证小孩平安生长而采取的厌胜禳解办法。小孩生得娇贵,或从其生辰八字推算多灾多难,或者命硬会妨害父母,便把他送到寺庙里做寄名和尚或道士,拜在主持和尚或道士名下做徒弟,由师父给他起个法名。

寄名风俗在全国较普遍,但各地在细节名称上稍有差异。华北地区小孩在寺庙中寄名,俗称“跳墙和尚”。

寄僧名之孩,往往作僧人之装束,直至十三岁跳墙还俗之时,方能更换。跳墙事前必须择一吉日,买簸箕一个、毛帚一把,预备老铜钱八枚,及期父母带领小儿又向神像焚香祷告,一面使小儿持簸箕及毛帚拂拭香案,洒扫地下,事毕即令理发匠为小儿留发,随后再使小儿立于板凳之上,左右手各执老钱四枚,旁观之人喊声:赶和尚。小儿便将手中所持之钱向后撒去,跳下板凳,并不回头,直跑回家中,此即所谓跳墙还俗也。寄名风俗解放后尚有余绪,后在六七十年代基本绝迹。寄名从性质上讲和拜干爹、干妈相同,因此,被寄名的僧尼道姑亦被称为“寄名干爹”。

认干爹干娘也是为了孩子好活好长。因此在选择干爹干娘上有讲究,一般讲要“择子女众多之人,使之认为干爹干娘”(《清稗类钞·风俗类》)。所以如此,是因为觉得儿多女多的人命大,他能福佑自己儿女,同样也可以福佑自己的干儿女。有的专门选贫寒的人认作干爹娘,这也是认为凡贫寒者鬼神不扰,不象富贵人家小孩容易引起妖孽嫉妒,会惹灾难。江西小孩生病不愈时,父母“乃挽一女丐,另嘱人抱小孩拜之,其亲生父母口称‘拜干娘,拜干娘,自此以后与干娘一样,’……连呼不已,乞妇亦高声以‘贱头贱脑’答之。……丐妇即以其丐得之饭,每日来喂几次” (《中华全国风俗志》)。也有两方家长关系不错,结成干女儿亲家,加深双方感情。至于为拉关系,为自己制造上爬机会和条件而拜干父母,则是恶性延伸,大改初衷了。如《金瓶梅》西门庆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除了勾结清河县豪绅外,还送礼贿赂巴结上太师蔡京,拜为蔡京的干儿子。《红楼梦》中贾芸要认贾宝玉为义父,林之孝家的认凤姐为干妈,有权有势认舞女、演员为干女儿则不属于此例,不做讨论。

北方将认义父义母称为“拜干爹,干妈”,江南一带曾称为 “认寄父寄母”,也有称为“拜过房爷、过房娘”的。

一般认干爹干娘的仪式,要选一个吉利的日子进行。简单一点的,孩子正式向干爹娘磕三个头,改口称呼干爹干娘就算完成。孩子小又特别娇的,认干妈时,干妈需穿一条特别肥大的红裤子,坐在炕头,由旁人抱着孩子由干妈的裤裆里钻出来,象征亲生一次。还要起个乳名,然后,送给干女干儿一套小衣服、鞋袜、帽子、兜肚还有饭碗、筷子、长命锁。当然孩子的父母也要替孩子准备送给干爹干娘的礼物,最重要的是干爹的帽子、干妈的鞋子,还有衣料等物。拜亲仪式结束,干妈给干儿带上长命锁,以后便用干爹干娘送给的碗筷吃饭,意是吃干爹干娘的饭,托干爹干娘的福气,康强长寿。

《杭州遗风》有一段专讲认干儿干女之事,特录之以备参考。“寄于儿干女之风,杭州可谓盛行,盖惟恐其不寿,而以出姓为名。其实亦不过以有事为荣也。干爹干娘送礼以包袱、兜肚二物为重,其余衣帽鞋袜等项,若云取名压帖,此中丰啬不等。其子女送干爹干妈者,备素菜十碗,并糕桃烛面鞋袜鞋膝一切须用物件,随同本生父母前往齐供王母寿星。至于每逢各节,一年之_ 内亦如新嫁女儿,须送各式节景于子女,除夕又送年饭,三年为满。”

饺子

圆形面食,是馄饨的变种。

南北朝时颜之推云:“今之馄饨, (见唐代段公路《北户录》崔龟图注) 饺子,是一种有馅的半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此时,饺子之形已具,而名字仍叫馄饨,正说明了饺子由馄饨变形而出的情形,也说明了饺子问世的上限时间当不会早于南北朝。明末张自烈《正字通》说:“今俗饺饵,屑米面(即麦粉)和饴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水饺饵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因呼饺饵,讹为饺儿。”这段话告诉我们,明清时的饺子多以饴糖为馅, 至于饺子的名称,张自烈开列了饺饵,饺儿、粉角、牢丸等四种,漏掉了一个“匾食”。“匾食”,实际当作“扁食”,是北方对饺子的一种称呼(饺子呈扁圆之形,故名)


粥,古时通“鬻”。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周书又曰:黄帝始烹谷为粥。”说明我国上古时代已有粥。粥是把米煮烂而成的一种饭食。据《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载:“饭鬻糊口,并日而食。”厚者叫“ ”,薄者叫“酏”。五谷皆可者成粥,还可掺别物同煮。唐朝有加茶叶煮的,叫“茗粥”。还有“赤豆粥”、 “绿豆粥”等数十种。(见《本草纲目》)又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粥有普通特殊之别。普通之粥,为南人所常食者,日粳米粥,日糯米粥,日大麦粥,日绿豆粥,日红枣粥。”

高跷

高跷又名“高脚”、“高跷秧歌”。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双足绑上木跷(高者三四尺,低者尺余)而舞。高跷在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地区十分广泛,在距今两千余年的战国已有记载。踩高跷是社火的主要传统节目之一。舞者扮演的一般是古代人事。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收起 理由
醉里挑灯看剑 + 10 赞一个!
若西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已有 0 人打赏作者

发表于 2014-7-15 11: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咯~~
发表于 2014-7-15 11: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在古代有这么多的讲究呢,我想剃光头了,嘻嘻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10: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到这些,才明白待字的本义。
才明白原来簪。古时候是男子用来固定头发的饰物名称。
发表于 2014-7-17 10: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哦,这里好充实,民族民俗民风民情,俺的脑袋瞬间塞满啊,真是个有才的弦儿,看来咱们确实是越活越省略了哈
发表于 2014-7-17 10: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哦,这里好充实,民族民俗民风民情,俺的脑袋瞬间塞满啊,真是个有才的弦儿,看来咱们确实是越活越省略了哈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11: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嘉 发表于 2014-7-17 10:39
哇哦,这里好充实,民族民俗民风民情,俺的脑袋瞬间塞满啊,真是个有才的弦儿,看来咱们确实是越活越省略了 ...

头晕了没呢,呵呵~
这些都是顺手拈来,不辛苦的,抱抱~
发表于 2014-7-18 20: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读来真是有趣儿,有二个习俗我是听说过。民俗民风源远流长,真乃民间瑰宝也。
发表于 2014-7-20 15: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灵家园 ( 粤ICP备2022134291号-1 )

GMT+8, 2024-12-23 17:50 , Processed in 0.06765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