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湛蓝 于 2013-4-3 09:18 编辑
看到丹青文中提到外公,想起自己的外公,下笔不成行,所以只能用以前写的文字,怀念一下外公,希望在天国的您一切都安好。
外公离开我们好多年了,期间时不时的会想到他老人家,但是总是很零碎。因为没有长时间在他身边待过的原因吧。这次突然念及,仔细回忆还是模糊不清,抓不住一个具体的形象。那就用这碎片拼成一段文字,送给外公这位赐予我名字的老人。 外公是一所小学校退休的校长,肚子里该是有些墨水。但是人很清瘦,骨子里自然有一份清高。而我的外婆却几乎没有文化,他们也能一起生养了7个儿女。实在不是我们晚辈能想通的。只听说,知识分子黑暗时期,是没有文化的外婆柔弱的双肩支撑起这个家。 碎片一,干净的小院,花白的头发,略微驼了的背,淡然的微笑。窗台下是正在晒太阳的马哲,毛主席文选,厚厚的好几捆书籍。外公在阳光下,清扫院子,一边和刚念初中的我聊天。正统的子孙训话都记不得了,只记得外公给我讲倩女幽魂的故事。外公讲那书生走近阴森古宅,竟也让我觉得阴风习习,阳光也不那么温暖。故事就到遇到女鬼结束,应该是觉得我还小,不宜了吧。说是以后再讲,知道外公去世,再也没有提过。自古饱读圣贤书的外公,内心肯定也有那份追逐颜如玉,仰慕至情至圣的倩女,羡慕奇遇的书生的心吧。可是现实让这些渐渐埋没,偶尔只能翻出来悄悄地晒晒阳光,感慨唏嘘一下吧。这都是我的猜测。 碎片二,印象中,外婆总是在几个儿女家轮换着住,帮忙看看孩子做做家务。这么多年来,都是外婆伺候外公的饮食起居。老来了,外婆性喜闹,走亲串门经常不在家,外公喜静,总不愿去儿女家叨扰。记忆中,一天黄昏,屋子很暗也很静,老人都不是很习惯开灯或者发出声响。外公一个人静静地围着屋子烤馒头片,烧着水。越发显出外公的清瘦。当时还小,没想到走过去陪外公说说话,解解闷,亦或者真不用打扰他的清净,谁能猜得透料得中呢?只有一个孤独老人的背影永远留在脑海。 碎片三,在阿姨家住两年,临近高考的时候,外公突然来到阿姨家。两年间可是第一次来。我不觉得外公不思念儿女,但是他的想法,我现在也思索不透。这次来,是来县城看病的。食道癌,为此有时候真的很埋怨外婆。晚年的外公饮食不好才会有这种病的吧。那时外公已经不能说话了,食道已经在做化疗。那几天,我确实看到他了啊,为什么我费尽心思脑力,都想不起当时外公的样子呢?是自我保护系统自动清除那段不忍回忆的画面吗? 碎片四,高考结束好久。姨哥和我说,外公在高考那几天已经去世了。为了不影响我考试,没有告诉我。这是第一个这么亲近的人离我而去。没有泪,我只是站在那里,想,不断地想。可我什么都想不起来。我的悲伤和思念就这样,八年来淅淅沥沥的流露出来。很多时候,更多的是遗憾。 拜访朋友的爷爷奶奶,和我外公是挚友。听他们讲外公的事情,让我看到外公的另一面。老人家的才华抱负都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凋零,唯有我的名字您给我的印记永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