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牧野 于 2018-1-10 12:10 编辑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我们仨》这本书字数不多,但是我读来却很沉重,断断续续的花了不少的时间才读完。反复读后,以我微薄的笔力却无法描述出心中的感受。没资格评论,有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我足够幸运能够读到了他们的书。
一个母亲,在先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失去女儿和丈夫,一个温馨的家庭瞬时坍塌,挺过打击的她依然坚强,2003年,出版作品《我们仨》。当时杨绛先生已是92岁。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对一个母亲来说,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就是最幸福的事。可是这样的幸福,却没能长久。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这一路上的离情,是“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开篇,杨绛先生说她做了一个梦,这一梦就是长达万里的梦。“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越是拥有越怕失去。“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简介: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女士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女士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女士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