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牧野 于 2018-1-2 12:32 编辑
《芳华》:一个社会的堕落,就是从表扬善良开始的
这段时间,《芳华》火了,生活中聚会、媒体上发布、网络上交谈、论坛里争论,都可以听到“芳华”的字眼,很多熟悉不熟悉的人争先恐后去看电影,去看原著。我也看了,看了之后觉得心里堵得慌,一种莫名的情绪在胸中酝酿,却无法找到发泄口。
版面上也有版友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我看了之后更多地是沉默,似乎还没有找到共鸣点。今天在国馆看到这篇文字,引起了共鸣,至少里面大多数的观点是认可的。
善良,不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明知道对方是恶意的,你还要去善良,这就是一种愚蠢。善良,是有底线的。
“一个可怕的事实:善念正在沦丧。”小时候,老人一边让我们善良,一边却告诫我们:“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是一种矛盾的疼爱。既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却又害怕自己的孩子受欺负了。在他们的心里面,善良是一种人的本分。
我看到过很多年轻的家长们,在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时的表现。有的搂着自己的孩子哭,默默垂泪;有的恶狠狠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不还手?你没长手啊?”然后领着孩子去报仇;还有的直接给孩子一巴掌,“我打死你这小兔崽子,你怎么没被打死啊?!”拳拳父母之心,在心疼孩子的同时,也无意中给孩子灌输了不同的理念,善良的,不善良的。。。。。。
于是,当孩子们长大后,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就反映出从小受到的各种教育,而善良的人,一直是那个被欺负,被使唤的人。
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善良的人再怎么被欺负,再怎么反抗,他们都不会受到伤害,因为善良的人不忍心伤害他们。
“不忍心伤害他们。”这就是无形中的一种默认,一种让为恶者心安的理由。于是,善良成了懦弱和好欺负,成了那些为恶者寻找心理平衡的发泄口。
这样的情形,在社会上、在单位里、在朋友之间,有意无意的都存在着,没有人能从心里赞美善良,呵护善良,弘扬善良。没有人扪心自问:“我善良吗?”
“善良应当是一种本能。”很多人都经历过吧,当周围的朋友家里有事的时候,我们都会去看看,去看看能帮上什么忙,其实,这就是一种善良,一种本能,只是有的太弱小,被平时的各种语言行为给掩盖了,我们看到的都是TA的另一面。
这篇文章举出的例子,我们也许听说过,也许见过类似的。当作者剥丝抽茧般从那些言行中让我们看到善良的光点,我们谁能否认得了?在面目可憎的人身上也隐藏着善的一面,当这种善良真的成为人的一种本能的时候,这个社会也许就不会把善良当成奇货可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