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莲 于 2012-12-10 03:12 编辑
北方的冬季凄清萧瑟,冷风刺骨。大雁、燕子等鸟儿在秋天就早早飞去了温暖的南方,只有麻雀、喜鹊等鸟留守在北方,陪伴着枯枝败叶一起度过严寒的冬天。 小时候,麻雀格外的多。房前屋后,树上地下,到处都是唧唧喳喳的小麻雀。飞过来,飞过去。倒是给萧条凄冷的冬季,增添了一些生趣。早上还没睁开眼,就听到屋檐下麻雀的嬉戏声。冬季村民的粮食几乎都入了仓,麻雀很难寻觅到食物。 雪后初霁,正是逮麻雀的好时机。父亲在院子的空旷地,被积雪覆盖的地方扫出一片,然后撒上一些秕谷,用一根小棍撑起一个大大的笸箩,在棍的顶端系上一根细绳,然后长长的牵引到隐蔽处。我们就静悄悄地躲在一边,翘首以待,静等麻雀光临。 不一会儿,一只麻雀落在不远的地方,好像在观察动静,感觉到没有危险,就连续叫几声,似乎在向他的伙伴们传递信号。很快,三三两两的麻雀飘然落地,起初,离笸箩比较远,感觉周围没有异常,然后逐渐靠近,靠近,毕竟笸箩下面的食物极具诱惑力,它们试探几次,感觉没有危险,就迫不及待的跳进笸箩底下啄食秕谷,还不时的抬起头四处瞧一瞧,似乎随时防备危险的降临,及时振翅逃飞。这时候,我们躲在隐蔽处,不敢出声,生怕惊动了他们。等里面的麻雀越聚越多,他们吃的越来越专注的时候,我们感觉时机已到,然后眼疾手快,一拉线绳,小棍倒地,笸箩随声落下来,以铺天盖地之势把来不及飞走的麻雀扣在了笸箩下面,其他灵敏的麻雀反应速度快,得以逃生。只留下那些贪吃的麻雀在下面挣扎尖叫 这时候 我们欢呼着跑出来,小心翼翼的掀开笸箩,把逮住的麻雀一只只捉出来,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纸盒子里,一只,两只,三只。。。。。多数情况,我们一次能逮五六只。然后我们几个孩子分,养在自己的小纸盒内,喂她米粒,饭渣,甚至担心它们渴死,还在纸盒子里面用瓶盖给她盛上水,供他喝水。 虽然那时候日子清苦,但是我们从不把麻雀当做美食吃掉,我们体验的多半是捕捉的乐趣,以此充实冬季的寂寥生活。那时候,我们一般把捕捉到的麻雀喂养几天,稀罕劲头过了,要么放走,要么送给自己的小伙伴,为此在小伙伴中还炫耀一番,看他们羡艳的目光,自己心里还挺得意和自豪呢。 当然,在喂养期间,有些小麻雀可能经不住惊吓,也或许适应不了被囚禁的生活,会病恹恹的,过不了几天,就会丧命。这种情况下,我会难过好几天,找个土丘把它埋掉,然后做个记号,还喃喃地说一些很幼稚的话。过后就又忘了,继续寻找童年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