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衣水袖 于 2016-8-5 22:02 编辑
东北小品、长春和伪满皇宫
——“大东北、长白山”旅游掠影
东北旅游回来十天了,想把自己的东北之行文字整理出来。还有几个人有耐心读文字游记呢,直接看图多好,直观又形象。相机手机拍照是必不可少的,本来很可以偷懒,扔几张图片了事,自己省事读者也省心,但总感觉不过瘾。 游记如果只是如实还原旅游场景,反倒失去了游记的真正意义;游记,是需要用想象和思想去渲染去充实的;而文字,才最能承载画面之外的东西。
这次东北之行是跟团旅游,共六天。众所周知,跟团旅游无非就是乘车、吃饭、住宾馆,中间的间隙捎带着看几个景点。
旅游应该是美丽的风景和身体的疲惫相伴并生的,很多时候,再美的风景也抵不住身体的疲惫。但回忆的时候,我们会自然的屏蔽疲惫劳累和当时的厌倦,只剩下风景的美好和旅途中的快乐。
所以,旅游更多的是供回忆用的。当我们老了,老到不爱出门,不爱动弹,坐在冬天的暖阳下,或慢步走在夕阳中,还有回忆可供品味、咀嚼……
讲真,我一直没打算去东北旅游。
旅游,一看文化,二看风景;在我印象中东北这两点都不占优势的,难不成去看东北人逗比?去长春的高铁上,报站铁岭的时候,想起赵本山和他的二人转和小品。这些年,人们对东北的了解大多都来自赵氏小品,东北话被喜闻乐见的同时,也开始逗比低俗化。一提到东北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像小品中人物那样的搞笑虚荣和高调张扬;一提到东北的风光,无非就是白山黑水、大豆高粱。
东北小品带给国人的,既有东北人开朗乐观热情大气的正面形象,也容易形成搞笑逗比甚至猥琐低俗的负面印象。说到这里,东北的朋友先别对我的话产生强烈抵触,东北人和山东人同根同源,咱们自家人唠唠家常,就事论事。谁都知道无论哪个地方,真实的生活一定是立体生动形象的,有各种各样的场景,有各色各样的人;之所以近年来东北让人印象单一,恰恰是近些年东北文化宣传的固化单一带来双刃剑效果。
不打算去东北的还有一个原因:据说东北人上溯三代,有三分之二是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后代,可以说,东北文化和山东几乎同根同源。旅游,无非是想看看与自己不同的生活,如果回东北也如同回老家一般,谁又会跑那么老远去看和自己几乎相同的生活呢?
但同事约着几家去东北避暑,也就想不了这么多,跟着去玩吧,旅游更大的乐趣还在于同游的人契合熟稔。
第一天高铁抵达长春已是晚上被大车接到酒店,住店手续很严格,一个个验身份证办手续,进酒店已经九点半多了,洗刷入睡。虽然住在长春,却还没见到长春。
第二天车览伪满洲国八大部遗址,并游览伪满皇宫,车览八大部遗址去伪满皇宫的过程好像围绕吉林大学转了一圈,如果是步行,很想进吉林大学去看看。
对长春印象如何?没啥感觉。
现在全国的城市,从南到北,几乎都长一个模样。耸入云天的高楼,毫无特色的马路,拥挤的车流,和各种的酒店宾馆大商场。
不过比走马观花更匆忙的车览过程,也能发现一个问题,长春好像是一个很少留下久远历史文化的城市,它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伪满洲帝国和建国后的重工业城市。
也许与我们走到路有关,在各种找不到特色的高楼大厦建筑中,每每看到伪满皇宫和八大部的民国低矮建筑反而让人眼前一亮。
它的街道和马路的名字或许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辉煌:人民大街、解放大路、同志路、光明路、工人文化广场、大马路,、五马路等等,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色彩或口语化特征,品不出更久远的文化味道。也许,这也恰恰是它曾经引以为荣的时代特征吧。
伪满皇宫和东北沦陷史纪念馆,这是上午的重头戏。伪满皇宫的规模和布局和北京故宫比起来实在是天壤之别,想想当年溥仪的心理落差该有多大,一个注定的亡国之君无论怎么做,留下的可能也只是笑话了。可是,他又能怎么做呢?历史已有定论的东西,我们不说也罢。
如果不是从历史角度,看过北京故宫,建议还是不要看什么伪满皇宫和沈阳故宫,免得失望。但真正的旅游,看景点本来就不仅仅是看热闹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