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梅朵 于 2024-12-15 23:16 编辑
内蒙草原山水之旅(六)——大逃亡
在继续后面的行程之前,先吐槽一下草原的道路吧。
如果你看了我发的前面的图片,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感觉:路况平整,视野开阔,车子如同飞驰在云端里,自驾党不要太爽了,撒欢的开吧!
但是,去过的人都知道,草原的道路虽然平整,车流也不多,但车子千万不要开的太快,小心碰瓷!
哈哈,倒不是有人故意碰瓷,而是那些自由放牧着的羊啊、牛啊,还有马儿,甚至是骆驼,说不定啥时就大摇大摆的走在路上了。
它们就走在你车子前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不急不躁,悠哉悠哉。
羊一般是成群结队的。记得路上遇到过一个羊群转场,上百米长的的队伍。我们车子到达那个路口的时候,羊群才过了一半。羊群好像很守纪律,不会掉队,更不会看到车子自动让路。于是,来往的车子就只能乖乖的停下来,耐心的等着那一支好漫长的队伍全部通过,才能开始前行。这可比红绿灯管用多了。
马一般是三五成群的,很多时候,他们就走在车子前面,甩着大尾巴,拽着胖屁股,不慌又不忙,汽车鸣笛也不理会。得,跟着它们慢慢走吧。
牛就更有牛脾气,你一鸣笛,它不但不让路,还转过头来和车子来了个亲密对视:我还就不让路了,你敢咋地!
我们在海拉尔住了两晚,第三天早上收拾好行李退掉房间,又要出发了。
去此行计划中的最后一站——满洲里。
蒙古姑娘同事这次不跟我们同行,她带着孩子在海拉尔继续和家人团聚,计划等我们在满洲里游玩并住两晚回来,再从海拉尔接上他们,一同返回山东。
今天计划的行程,晚上能赶到满洲里住宿就行,沿路还要参观两个著名的景点。
莫尔格勒河,是我们上午到达的一个景点,我们没进景区,只是在外围远观。
仅仅是远观,已经惊叹万分:居然有这么美丽的河流,真不愧是老舍先生笔下的“天下第一曲水”!
莫尔格勒河,九曲十八弯,千回又百转,像一条飘落的洁白哈达,又像一条亮闪闪的巨龙,蜿蜒盘曲在绿色绒毡一般的草原上,纯净飘逸,又灵动鲜活。
莫尔格勒河短暂停留拍照后,继续往满洲里方向前行。
中午时分到达一个小镇子,找个餐馆吃午饭,这两天吃肉食太多,大家都希望清淡一点简单一点,于是找了一个小小的饺子馆。
我们一车人涌入,点餐之后,被告知需要等一阵子。难得的是,这家的饺子居然是现包现煮的。后厨可视,有两个女人正擀皮包饺子,包完一盘煮一盘。
大家都吃的很自在惬意,好像这样的饭,更适合山东人的胃口和目前休闲的格调。
吃完午饭,我们又到了另一个景点,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
也就在这一路,疫情的消息开始汹涌起来,德尔塔病毒更是随着朋友圈的多重转发,被渲染的危言耸听。
大家开始惴惴的,心中开始七上八下,本来就是偷偷跑出来的,如果这么多人被封在这里,可咋整啊。
就在我们游览额尔古纳湿地公园的时候,同事又打来电话,说听到家人给的内部消息,海拉尔已经发现病例,宾馆都开始严阵以待了。
大家心里更有些惶惶不安,对公园的景物也瞬间没了兴致,毕竟一路看过来的石阵和阿尔山,也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
于是几个人直接在公园里聚拢了一堆,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满洲里不去了,越快越好,直接往回赶吧!
于是,匆忙的出了公园,和司机师傅说明情况,车子掉头折回海拉尔,接上了带孩子正与父母欢聚的同事,一路向南,疾驰而去。
这是我们出行的第十天下午,大逃亡模式正式开始。
记得这一晚,住在一个叫牙克石的地方。(如果不是孤独提到“牙克石”,我怎么也记不起这一晚住哪里了,隐隐约约的只记得一个“牙”字,哈哈)
真的是一路狂奔,除了晚上住宿,其他全在路上,中午直接在高速服务站吃泡面了。
第十一天,途径吉林白城,住通榆县城。(“通榆”也不记得了,但脑子里记得有个“榆”字)
这一晚上悲催的是,我们刚办完住宿出去吃饭回来,被通知宾馆停水。整整一晚,不但没有热水,连凉水也没有。比蒙古包那晚还惨。
第十二天,再入内蒙通辽,穿越科尔沁草原,经河北承德,住宿唐山。
第十三天,过天津,再经河北沧州,终于回到山东界内。
阿弥陀佛,总算到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