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迷糊挽儿 于 2024-8-20 15:33 编辑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的不断建设和开凿,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龙门石窟的营造过程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但今大多已褪色。龙门石窟以其精美的雕刻艺术、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瑰宝。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清代武亿曾说:“龙门不仅为石镌佛场,亦古碑林也”。 “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体的代表,它基于隶、形于楷,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众多的石刻题记中精选出来的魏碑书法精华。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魏碑有“结构天成、笔法跳跃、精神飞动、血肉丰美等十美,他大力提倡学习书法应从龙门二十品入手,给“龙门二十品”以极高的评价。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魏碑体的珍品和唐楷书体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龙门东山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的香山寺,是武周时代封建王朝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诃罗的遗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香山寺法音绵历、香火炽盛,以致中唐时代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白居易,竟以居士情结与如满和尚等人结为“香山九老”,酬唱于该寺的堂上林下、晨烟夕蔼。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卒于洛阳履道里故居,白居易的亲属,根据他生前的遗嘱,将他葬于龙门香山寺下。今日的白园(白居易墓园),是各界来宾体验大诗人晚年生活的理想之地。
龙门石窟在历史上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些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因素:龙门石窟所处的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岩石质地疏松,容易受到风化、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长期的风化作用使得石窟表面出现了裂缝、剥落等现象,部分雕像也因此受损。此外,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也会对石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2. 人为破坏:在历史上,龙门石窟曾多次遭到人为破坏。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是清朝末年的战乱时期,当时战火蔓延至龙门石窟,部分雕像被毁,石窟内的壁画也受到了严重损害。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盗取石窟内的文物,采取了炸毁、盗窃等手段,导致石窟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3. 开发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龙门石窟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逐渐增多,一些工程项目的建设可能会对石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修建道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时,可能会对石窟的选址、布局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旅游开发过程中,游客的参观行为也可能对石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4. 保护不力:虽然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保护技术落后、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5. 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龙门石窟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对石窟的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污染物会加速石窟的风化过程,导致石窟的损坏程度不断加剧。
(文字来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