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07|回复: 14

[散文随感] 诗经里的《东方未明》究竟该咋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6 18: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西- 于 2022-10-6 18:09 编辑

最近一段时间,迷上了《诗经》。喜欢上《诗经》,大概是因为在细细地品读这些两三千年前的文字的时候,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个古老年代简单而又淳朴的感情,有种穿越感吧。

只不过,由于《诗经》的年代太过久远,要想真正地走进这个古老的年代,就不得不多花一些时间,拂去字里行间所积存的那些岁月的尘埃,还要用心地去拨开那些由前行者的舛误编织而成的迷雾。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不把路走偏,才能真正走进那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今天先来说说《诗经.齐风》里的这首《东方未明》。原文如下: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这首诗,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位基层小官吏的妻子,在跟亲友们闲聊时候的一顿吐槽。当有人问起,她在官府上班的老公干得咋样的时候,这位妻子用了一副揶揄又心疼的语气回答:“嗐,别提了!还能咋样,一天到晚没点正事儿,他还偏偏干得又卖力、又小心,没白没黑地瞎忙。只要上头有点事儿派下来,他总是天不亮就起,经常紧张忙碌得把褂子往腿上穿,裤子往头顶上套!”

其实,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儿。但就是这样一首诗,从古到今,却被各路大师们解读得五花八门儿。目前,比较流行的是以下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说,该诗作者是从奴隶的身世遭际出发,写出了奴隶们艰辛的苦役和监工走狗的凶恶嘴脸,抒发了对于现实的愤懑:当一批劳累的人们正酣睡之际,突然响起了公家监工的吆喝声,催促着他们去上工。让他们折下柳条围篱笆,监工还对他们凶狠地瞪眼。而这时东方还没有一丝亮光。

另一流行版本,是赫赫有名的闻一多先生的解读:一位下层小官吏,一年到头早出晚归忙公务,顾不上陪伴老婆。因此,不得不折柳樊圃,防范老婆出轨,每天上班前还要于篱笆间瞿瞿然窥视一番,很是不放心。
这首诗其实并没有多么难解。比如第一段,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对此,只要知道当时的人,衣裳俩字是分开称呼的,上衣为衣,下衣为裳,这一段几乎像白话一样易懂。

第二段也是如此,不过是通过重复,来对这一情况进行反复渲染,以示该情形不是偶一为之,而是经常反复出现就是了。

结尾的“不能辰夜,不夙则莫”,也不难。“夙”,早。“莫”,通“暮”,晚的意思。这句是说,没白没黑的,不是早出,就是晚归。

唯一难解的,就是“折柳樊圃,狂夫瞿瞿”这八个字。这也是造成千百年来这么多名家大儒误读的关键所在。
那么,“折柳樊圃,狂夫瞿瞿”究竟是啥意思?

折柳樊圃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折柳,无非就是折下柳树枝;樊,在这里是动词,围起来的意思。圃,就是菜圃,菜园子。所以,折柳樊圃,就是折下一些柳树枝,用它们给菜园子做成一道篱笆。给菜园子做成篱笆,是为了干嘛?无非就是为了防护菜园子。可是,用那么柔软的柳树枝做成的篱笆,能防范个啥呢?顶多也就是防个鸡狗吧?若是有人想来偷菜,这个篱笆就形同虚设,啥用也没有。诗里说折柳樊圃,并非真的是在叙事儿,只不过是拿来做个比喻,嘲讽自家老公每天干的都是此类折柳樊圃没啥实际用处的事儿。

“狂夫瞿瞿”,是理解上的第二个难点。做奴隶受压迫解读的人,犯了望字生义的错误。以为这里的“狂夫”,就是奴隶主的狗监工。瞿瞿,就是朝奴隶们瞪眼狂吼。但实际上,“狂夫”,在那个时候,是妻子向外人说起自己老公时用的谦词儿。这有点像后来丈夫称自己老婆为“贱内”一样。另外,在诗经里,“狂”这个字的解释,并非仅仅只是如今所理解的狂妄骄横,更多的是傻的意思。比如,诗经《溱洧》里的“狂童之狂也且”,翻译过来,就是“你个傻小子可真傻啊”。因此,这个“狂夫”作为当时妻子跟别人说老公时用谦词儿,大概就是“俺家的那个傻货”的意思吧?“瞿瞿”,的确有瞪眼的意思,但这个词并非只有这么一个意思,它还表示“勤谨”。因为满篇都在说自家老公早出晚归,所以,这里用“勤谨”应该更准确吧。

其实,如果仔细推敲,上面的错误是不应该出现的。比如,假如说,这首诗是为了表示对奴隶们受压迫的声讨,咋着也得让他们干点伐木盖房之类的重体力活,而不是折柳樊圃这样的轻活吧?此其一。其二,折柳樊圃只不过是普通人家干的事儿,一点点儿的小菜园子,弄点小篱笆围起来遮挡一下,做个象征性的防护。如果是奴隶主,如果是官府,是否需要自己弄个菜园子还待另说。就是需要,那面积能小得了吗?还需要折柳樊圃吗?折点柳树枝才能围多大地儿?其三,诗里说得很明白,东方未明,东方未晞,黑灯瞎火的,衣服都能穿颠倒了,就这个时间点儿,怎么去干折柳樊圃这种细活儿?

闻一多老先生倒是没闹出这样的笑话。但其结论依然缺乏严肃的推敲。首先,要防范自家老婆,绝不应该从折柳樊圃入手吧?菜园子扎得再紧那也不过只能防范个鸡狗啥的,能防范得了人?其次,急着去应付公差,黑灯瞎火的,已经忙得衣裳都穿颠倒了,哪儿还有闲空再去折柳樊圃,而且临去之前还要再瞪眼狠狠地窥视一会儿呢?另外,作为古典文学大师,闻先生居然不知道“狂夫”乃古时候妻子跟外人提及自己老公时用的谦词儿,而仅仅是从老公的表现,猜测其视老公为“狂夫”,也是一个遗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梅朵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已有 1 人打赏作者

我本无漪 赏了楼主5心灵币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18: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玩了。长假期间没事儿,过来冒个泡儿:—)

点评

这里刚发现,狂童之狂也且,这话源自《褰裳》,因为里面也是发生在溱洧水边,就给记混了:-)  发表于 2022-10-9 21:54
发表于 2022-10-6 20: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先生,好久不见,带来这么厚重的的文字。

居然迷上诗经了,真是雅趣深厚,我们论坛的确应该多有这些文化氛围浓厚的文字。

点评

老乡没,好久不见。其实,也不是雅趣,我是只要觉得好玩的事儿,一概不放过:-)。象棋,围棋,打牌,算命,占卦,股票,游戏,逮啥玩啥。光是开心消消乐游戏我就四个号,其中,大号已经玩到5700多关了:-)  发表于 2022-10-6 21:50
发表于 2022-10-6 21: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加个精华,我先去忙完狼人杀那边。
正好跟着先生读读《诗经》,回头再来研读

点评

诗经,真的挺好玩的。研究诗经,经常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破解,跟破译密码电报一样,一旦成功破解,真是挺开心的  发表于 2022-10-6 21:52
发表于 2022-10-7 17: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未明跳下床,颠三倒四慌张张。

颠倒衣裙出洋相,只为齐君召见忙。

东方未亮冲出房,颠三倒四急忙忙。

裙衣颠倒顾不上,齐公有令速前往。

踩乱菜园折断柳,狂夫惊惶四处瞅。

行止不分夜和昼,非早即晚一宿宿。

——我看了一下,大多版本都是说奴隶们的劳作辛劳,但有一个版本是这样今译,翻译的说不上很好,但内容理解起来更通畅些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20: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西- 于 2022-10-7 20:24 编辑
梅朵 发表于 2022-10-7 17:52
东方未明跳下床,颠三倒四慌张张。

颠倒衣裙出洋相,只为齐君召见忙。

这个翻译确实不错,味道比较正。首先,这里把下衣准确地翻译成裙子。那个时期,男女都穿裙子,所以下衣裳就是指的裙子。第二,这首诗是齐风,来自齐国,所以,这里把公翻译成齐公,也是有道理的。看得出,这个翻译是下了工夫的。只不过,不能让人满意的,仍然还是折柳樊圃,狂夫瞿瞿这里。说因为急着出门儿,把菜园子踩了,围菜园子的柳枝弄断了,这样的情况当然不是不能出现。但那毕竟不是折柳樊圃的本意。折柳樊圃,意思很明确,就是折柳树枝给菜园子做篱笆。我觉得如果拘泥于这四个字是叙事儿,是很难翻译成功的。看来,老乡妹很认真啊,等有空,咱们再研究一篇呗:-)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20: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朵 发表于 2022-10-7 17:52
东方未明跳下床,颠三倒四慌张张。

颠倒衣裙出洋相,只为齐君召见忙。

闻一多"风诗类钞"曰:"夫之在家,从不能守夜之正时,非出太早, 即归太晚。妇人称之为狂夫。"他以为此诗出自妇人口吻。而且"折杨柳为园圃之藩篱,所以防闲其妻者 也。离去复于篱间瞿瞿然窥视,盖有不放心之意"。

以上就是闻一多的观点。当代的研究诗经的著名女学者,程俊英,也持此观点
发表于 2022-10-7 21: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东西老师,好久不见,要常来冒泡。
研读《诗经》静下来深入后,自得旁人不及的乐趣。

点评

无漪好,好久不见。争取吧,以后多冒几个泡泡:-) 无漪说的是,迷上一样以后,其中的乐趣是外人不知道的。自己享受着就行:-)  发表于 2022-10-7 23:09
发表于 2022-10-10 11: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 发表于 2022-10-7 20:22
这个翻译确实不错,味道比较正。首先,这里把下衣准确地翻译成裙子。那个时期,男女都穿裙子,所以下衣裳 ...

好啊,东老师继续啊,我跟你读

这一首的难点就在“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我倒是想起我当年大学军训的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我们当时的军训显得更正规项目也多。
还有夜间紧急集合,夜里军号一响,哈哈,宿舍那份慌乱啊,是不能亮灯的,摸黑着穿衣服和鞋子,穿错衣服找不到鞋子的,哈哈,笑话太多了

发表于 2022-10-10 16: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东老师继续研究这个“折柳樊圃”,看到知乎的一个解释感觉很有道理:

“樊”者,守卫之意。“圃”这里是指帝王游玩的林园,代指帝王身边的人或事,在诗中指齐国国君。“折柳”之意可见毛诗。本应该坚固却不坚固的帝王之侧,结果就是国君被人明目张胆的杀掉。是以《春秋》有“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终结其原因是为“君不君,臣不臣”。不足以担任本职工作,却有着急切的追求的“瞿瞿”之态。

“折柳樊圃,狂父瞿瞿”有类似与能力尚不足以担任本职却想着升职,有类似于德不配位的意思,但是又比德不配位更加的严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灵家园 ( 粤ICP备2022134291号-1 )

GMT+8, 2024-11-25 11:27 , Processed in 0.064328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