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边,看海,踏浪,玩沙子,挖螺子,捉螃蜞,小孩们玩耍特尽兴。自然天成,无人为收费或人工造景,城市生活的难得角落,开心就好。
晌午,沿着沙滩走进了红树林片区,乍一看,与老家的咋不同的树与果实呢?一直疑问萦绕不散。小孩子们喜欢红树林下的胶泥,黏黏的,好玩。而且看见了红树林长满了果实,个个都想摘,都争先恐后地动手了,我就当了树童,提袋子,当然是装着红树林果实的袋子。每次出门,我就是苦力的角色,如此而已,无怨。
回来后的几天,我一直惑而不解,红树林咋跟老家的不一样呢?正当迷惘之时,才想起小孩子们问红树林果实能否吃,我说查查。经百度的无私解囊,方得知红树林不是单一植物,而是: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我也许见过的有桐花树、秋茄树、白骨壤,三者难辨,惟有看看果实。小时候,跟着大人摘过白骨壤的果子,腌制着吃过,哎,忘了啥滋味了。
老家的那片海,写满着太多童时的记忆。图片里熟悉的景物,绿茫茫的白骨壤,还有那无垠的秋茄树,曾经是产生太多童趣的温床。而今,那片海,那滩涂,被无知的人工破坏了,被铲平围堵成了塭池,养鱼养虾养蟹什么的……多年过去,站在海堤上,再也看不见白骨壤的姿影,不禁轻叹:少小渔歌海滋味,别梦依稀白骨壤!未曾淡忘的,借此缅怀一二吧。
那片海,三两条海沟弯弯曲曲地穿越白骨壤与秋茄树交错的红树林区。一条海沟是北边两个自然村的出海口,另一条海沟是西北边更远一些自然村的出海口,再一条,当然是老家村庄的出海口。二十世纪的某一年,刮了特大的台风,很多渔船(包括本地的、外地的)都聚拢到这片白骨壤林区的港湾避风。这台风的无情,历历在目,很多渔船被掀翻,海堤被冲垮,海水淹没了农田,海水还涌进了不少户家庭的房屋内。有些房屋被放倒,也是那次台风,老家村庄前面农田变成了深深的池塘,我就是在那里学会游泳的。假如没有那一片片的白骨壤与秋茄树,那次台风带来的灾难会翻倍,人命关天呢。
白骨壤林丛中,有许多宝藏。诸如海鸟群居,青蟹蜗居,带子螺立地,毛螺依泥,海豆芽钻穴,当然牡蛎(别称蚝蛎、生蚝、蚵仔)丛生,还有许多许多,比如钻洞的白鳝、土龙(学名波露豆齿蛇鳗)、调皮的跳跳鱼……这么多小时候习以为常见的海上佳肴,百分之一百一纯天然的,现在呢,随着白骨壤的伤逝而变得珍稀起来。小时候经常下午放学后去白骨壤林丛摘羊栖菜,找遍整个白骨壤林丛,时而会迷了方向,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捉到几只青蟹,或者人家放养鸭所生下来的鸭蛋,很惊喜。在美学家们的眼里,其实,白骨壤与秋茄树她们,盘根错落,应是人间少有的盆景杰作,可成画作,亦成手工雕龙,留意即可。
老家那片海,听说以后要填海造城,听说架桥修路,这海域的环境,不言而喻,逝而不返。白骨壤与秋茄树她们的命运,就这样地化蝶成岩,若有来生,那世相见。白骨壤,一朝白骨绝尘世,化作壤泥离恨天。为人堪知恩与义,不羡月下尽缠绵。不敢深想,太多痛惜,人间有你,珠宝遍地,杀身之祸,瀚海绝迹,索忆童时,别梦依稀。呼哉,白骨壤,福兮祸兮,谁来呵护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