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4771
- 注册时间
- 2013-1-1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花落 于 2014-12-29 16:46 编辑
为谁而玩
最近读到一则心理寓言: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则寓言中,孩子们前后最大的变化就是由“为自己而玩”变成了 “为别人而玩”,从内部动机变成了外部动机,心情也自然就被外部因素影响和控制了。孩子们原本是自己的主人,为自己的快乐而玩,没有功利目的,享有最充分的自由;老人的出现,用美分的多少改变了孩子们的玩的初衷,孩子们的心情和行为不自觉之中已经被老人控制了,失去了原有的自由,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快乐。
我想,陶渊明当年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是他多么有气节,多么高尚,而是他真正明白了人活着的根本意义在于“为自己而玩”,而不是“为别人而玩”,而恰恰是有人用月俸五斗米这样的外部因素已经控制了他活着的初衷和做人的自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完全解放了自己的陶渊明如同飞出笼子的鸟儿,活得多么惬意欢欣陶醉怡然。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虽然不善劳作的诗人不得不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却真正寻找到了自己需要的超尘脱俗自在忘我的境界。
现代人,还有谁能如陶渊明那般清高洒脱?我们总被各种各样的“美分”所控制,被大大小小的外部评价弄得忘却了生活的本来意义。
我发现自己实在是个很难免俗的人,就拿玩博客来说,经常是得到夸奖就沾沾自喜,受到批评则火冒三丈,不仅不够淡定,也缺乏足够的修养。博客不应该是一个释放自我,寻求快乐的途径吗?为什么时常的被别人的关注和评价所影响?
认真想想,我还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变得坦然自若气定神闲。因为对我而言,人生的快乐更在于这种变化和起伏之中,我没有失去的,也许恰恰是这种玩的激情。
人生往往有很多束缚和无奈,但是玩博客,还是要为自己而玩吧,为激情,也为快乐。
后记:这是三年前的一篇文字了。
看到玲珑的写给自己,也想起了我三年前写给自己的这篇文字。也许我仍然没修炼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但是,前行的路上,总要回头看看,停下来想想,别丢掉自己那份曾经拥有的纯净快乐,那份本真的初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