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介入 于 2013-6-15 21:21 编辑
“黛玉之死”探佚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
又一次看到葬花吟,又一次想起黛玉,这个高洁一世的女子,她仿佛是洛水边的美神,从人间匆匆掠过,却从不曾消散。洛神是曹子建心中的完美,他用痴情凝成《洛神赋》,让人们在千年之后依旧能看到他的爱慕。而黛玉,是宝玉心中的唯一,是他心心念念的林妹妹,是他终生思念的“世外仙姝寂寞林”,是他心中永远化不开的一段愁肠。而黛玉,这阆苑仙葩,本不该属于人世的传奇,为了这“美玉无瑕”“木石前盟”而涉足红尘。她化成了一段相思,一段忧愁。在眼泪中结束了她的故事。
在高鄂的续书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就是“林黛玉稿断痴情”,“苦绛珠魂归离恨天”即黛玉之死,一边是风冠霞帔,张灯结彩,良辰美景;一边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凄凉冷淡,以乐景与悲境相衬相对,读来让人无限悲痛。书中对黛玉之死是这样描写的:“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这一个“好”字,饱含了多少未了的怨恨,充满了多少辛酸悲苦,她带着一颗因最爱之人背叛而破碎的心,带着自己一生的爱恋和因爱极而生出的恨,带着自己一生“风霜刀剑严相逼”的孤独冷寂,带着自己的无助悲伤离开了这个世界。读到这段文字,深深为黛玉的悲情而伤感,这的确是续书中最大亮点,但我觉着黛玉的结局并不该是这样的。她的结局该是一种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高尚。
撇开高鄂所补的后四十回,单看原著中的前八十回,我从中读到的“情”,是曹雪芹的“情”,虽说他命途多舛,时运不济,但他对这个世界仍充满了“情”,这个情字是他为人处事的世界观,更是他对人生的思考,他在《红楼梦》中所要表达的也是一种“情文化”。
古代哲人对人生意义常作思考,他们以人生的态度大致分为几类,一是儒家“入世”观,主张积极参与政事,造福社会;二是道家“出世”观,主张归隐,终身养性,洁身自好;三是佛家“舍身”观,主张普渡众生,解脱人类,等等,但曹雪芹观点跟以上这些都不同,他主张的基础是情,《红楼梦》中宝黛二人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一个是“情不情”,一个是“情情”,他们两个都是对世界万物都充满了情。《红楼梦》中记载宝玉常对无生命的东西说话,黛玉常对花木诉情。这种举动不被人理解,被人说成了痴,但这种痴正是作者情文化的具体表现,他并不认为世界是残酷的,相反,他相信万物皆有情,一切都该建立在情的基础上,情才是世界的主宰,是冥冥中指引事物发展的力量。像《红楼梦》开头说女娲补天剩下一块灵石,此石已通灵性,就此来看,曹雪芹的确生活在一个情的世界当中,在他的世界中,“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他把情贯穿在一切事物当中,他把黛玉精心描绘成“情”的代表,他怎么会让黛玉最终死在恨中呢?
在高鄂续书中,黛玉是在恨中死去的,这可以认为恨作为终极价值,但曹雪芹想要表达成是以爱和以情作为终极价值,所以黛玉的含恨而死本不该是曹雪芹的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