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东西-

[散文随感] 《聊斋》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 13: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换做以前,我可能不太会刻意去把《聊斋》翻出来看,我更喜欢读真实的历史地理方面的书,即便把聊斋拿来重读,我可能也就是当奇闻趣事来看了。在生活中,我也对像魔术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真的,当别人饶有趣味的观看琢磨真相时,我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因为我知道无论表演得多么的惟妙惟肖,那都是假的,假的始终是假的,或许潜意识中我其实是一个太现实的无趣之人?

这次跟随东西老师以这种方式闲淡的读读《聊斋》,挺有意思,并且发现聊斋很多故事很有生活气息有人情味,跟以往的读后感觉也会有所不一样。谢谢东西老师。
发表于 2023-12-1 15: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东西老师,你这头像图片是你自己做的吗?还是你自己写的?

你平时喜欢看书是纸印书籍多还是电子版的多一些?看你前面多次提到眼睛疼的问题,估计这几年是电子版的看多了?如果平时纸质书籍看的多,那你可以买一个那种阅读书架,可以各种最舒服的姿势看书,手和脖子都可以得到解放缓解。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9: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谁 发表于 2023-12-1 13:11
因为我读历史书不明白时,有一边读史一边借助查阅地理资料的习惯,所以看到东西老师说起夜叉国的故事,就习 ...

你说的这个读史的时候,查阅地理资料的习惯不错,我也应该学一学。

终于搞明白夜叉是咋回事儿了。看这篇夜叉国的时候,以为夜叉国就是小说家言,胡乱想象出来的呢,没想到还真有个夜叉国。看里面夜叉国人的习性和举动,感觉挺像非洲人的,尤其是那些落后部落的非洲人。可如果是非洲人,文中就该说他们肤色黑了。可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肤色黑的茬儿,看来确实跟非洲无关。北极那边,确实不存在这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9: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谁 发表于 2023-12-1 13:20
回到聊斋这段故事,觉得蒲松龄老先生只是借用了传说中“夜叉国”这个名字,他应该也不知道真实的夜叉国具体 ...

蒲松龄老先生只是借用了传说中“夜叉国”这个名字,他应该也不知道真实的夜叉国具体所在位置。不过古地名交州是在广东广西及中南半岛部分地区,蒲松龄几次提到“待北风起”,可见他的意思夜叉国是在交州的北面。他还提到夜叉和女儿穿的衣服跟满族服装的样式差不多,或许蒲松龄自己觉得,夜叉国,可能是女真部落?

这段文字写得真好。一看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学术素养的功底不浅。论文应该是写了不少吧?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9: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谁 发表于 2023-12-1 13:47
换做以前,我可能不太会刻意去把《聊斋》翻出来看,我更喜欢读真实的历史地理方面的书,即便把聊斋拿来重读 ...

嗯,有几个好友,在一起用这样的方式读书,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能凭空增加不少读书的乐趣和兴趣。以后可以大力推广这个做法。

一开始,根本没想到会有人对聊斋感兴趣,就是想聊聊自己无聊的时候读聊斋的一点感受,没想到,这楼居然盖了一百多层了。也谢谢你的陪伴。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9: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谁 发表于 2023-12-1 15:01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东西老师,你这头像图片是你自己做的吗?还是你自己写的?

你平时喜欢看书是纸印书 ...

头像是我自己好久以前做的,已经用了不下十年了。从有了数码相机以后,就喜欢胡乱拍。拍了以后,就喜欢上了各种图像处理软件。我的电脑里安装的最多的就是各种图像处理软件了。然后,就迷上了平面设计。自己没事儿就瞎鼓捣。

我的眼倒不疼,就是又干又涩,还觉得特别累。是用眼过度和一段时间的失眠引起的。

我基本不看电子版的书。还是对纸质版的书情有独钟。纸质版的书,有墨香,在手里翻动,眼睛看着也舒服。特别是那些年代感比较强的书,拿在手里会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另外,我看书的时候,特别喜欢用笔在书上圈圈点点,不然,看不进去。不过,你说的办法,对我不大适合。我看书,要么躺在枕头上看,要么趴在枕头上看。总之,没枕头不看书


点评

当时,只是觉得一东一西,也算是阴阳。所以,就用一黑一白表示。底边的那个颜色是我当时最喜欢的颜色,就拿来用了。还是美人姐解的好,以后有人再问这个,就用美人姐的这个说法:—)  发表于 2023-12-3 20:04
头像用了黑白色,寓意许是黑白人生?而且下方是红底黑字,与传统之对联一样,寓意许是宣扬传统文化?嘿嘿~~我胡乱揣测老师之用意,该罚!  发表于 2023-12-3 11:2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 19: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西- 于 2023-12-1 19:56 编辑

古代尽管科技不咋滴,但神奇的事情真不少。一个女子,能模仿出这么多的声音。如今如果谁有这一手,只要上春晚一露,哪儿还需要费劲出卖假医术和假药?


                    口   
翻译】
村里来了一个女子,年纪约有二十四五,携带着一个药袋,出卖她的医术和药。有来看病的,这个女子自己不开方子,等到了晚上请神仙给开药方。到晚上开药方时,女子便收拾一间干净小屋,把自己关在屋里。

众人围绕在门边窗外,倾耳静听,一个个只能窃窃细语,不敢大声咳嗽。屋里屋外都是静悄悄的。快半夜了,忽然听到掀帘子声。女子在屋内说:“九姑来啦?”另一个女子答道:“来了。”又问:“腊梅跟九姑来啦?”好像一个丫环答道:“来了。”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絮絮叨叨个没完。过一会儿,又听到帘钩响动,女子说:“六姑到啦。”有人插言说:“春梅也抱着小娃娃来啦?”一个女的说:“这个拗小子!怎么哄也不睡,非要跟娘子来。身子沉甸甸的有百八十斤重,压死人了!”紧接着又听见女子殷勤招待的声音、九姑问话的声音、六姑寒暄的声音、两个丫环慰劳的声音,还有小孩子的喜笑的声音,闹哄哄的一片嘈杂。一会儿又听到女子笑着说:“小郎君也太好玩了,远远地还抱着猫来。”一会儿声音渐渐稀疏下来。帘子又响了,满屋子喧哗,有人说:“四姑怎么来得这么晚?”有一个小女子细声答道:“路途足有一千多里,与阿姑走了那么长时间才到。阿姑走得慢。”于是各个嘘寒问暖,并且出现移动座位的声音、叫人添座椅的声音,此起彼伏,满屋子说话响动声,过了一顿饭的工夫才安静下来。这时才听到女子问治病用什么药,九姑认为应该用人参,六姑认为用黄芪好,四姑主张用白术。大家斟酌了一阵儿,这才听见九姑唤人送来笔砚。不一会儿,就听到折纸的“嚓嚓”声,拔笔掷笔帽的“叮叮”声,磨墨的“隆隆”声。后来又听到投笔触动桌子的“震震”声,最后便听到抓药包装的“沙沙”声。又过了一会儿,女子掀开帘子,呼病人来取药方和药。女子转身进屋,接着就听到三个姑告别的声音,三个丫环告别的声音,小孩子“哑哑”的笑声,猫儿“喵喵”的叫声,一时并起。九姑的声音清朗悠扬,六姑的声音缓慢苍老,四姑的声音娇美婉转,再加上三个丫环的声音,各有特色,一听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一个人在讲话。大家惊讶极了,以为真是遇上了神仙,但是吃了女子开的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疗效。这就是所谓的口技,只是利用口技以推销她的药物。尽管如此,口技却也达到了神奇的境界。

从前王心逸曾经讲过:他在京都偶然经过一个集市,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观看的人围成了一堵墙。走近一看,只见一个少年按着乐曲拍子悠扬地唱着。并没有乐器,只是用一指捺着面颊处,一边捺着,一边唱着,听起来“铿锵”作响,与弦乐器伴奏没有两样。这也是口技一类的技巧吧。
发表于 2023-12-2 13: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 发表于 2023-12-1 19:40
你说的这个读史的时候,查阅地理资料的习惯不错,我也应该学一学。

终于搞明白夜叉是咋回事儿了。看这 ...

历史上楚科奇人就是以驯鹿,捕食海兽为生,也有生吃鹿肉,鱼肉的习惯,还有文中描述夜叉的形象时说到牙齿暴凸参差不齐,有可能就是海象的牙齿,楚科奇人居住的地方盛产海象,擅长猎杀海象的楚科奇人时常把海象的象牙挂在自己身上当装饰物,远看可能就像长着獠牙的夜叉。
发表于 2023-12-2 14: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老师说笑了,哪有什么专业训练,其实我是理工生,当年高考数学140多分可是远远好过语文水平。也可能如此,我的思维更偏理性逻辑一些,凡事喜欢刨根问底,追究来龙去脉。我的历史地理还只停留在初中生水平,也正因为这方面的缺失,现在喜欢上了读史书,以前做学生时就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了,现在这样不带功利的自主闲看,反倒自得其乐。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喜欢旅游喜欢摄影,多了解一些历史文化地理常识,所到之处也不至于走马观花。

我跟你一样,看书也是喜欢纸质书籍,觉得捧着书看才有那种闲散随心的看书感觉,心好像也更沉静一些。只是捧书看时间久了,手腕和脖子有点酸疼,所以才提到那个可以夹着书翻阅的书架。但你喜欢在书上圈圈点点的习惯我没有,我的书都是干干净净的,因为书可能会反复读,以后再拿出来读,那些圈圈点点会不会思想受约束?不过这样老师倒真和“书虫”名副其实了,那些圈圈点点像不像小虫子在书里啃食遨游: )

老师喜欢有年代感的古籍书,想必经常去旧书市场淘宝贝了。另外没想到,老师对图像处理,平面设计也有涉猎研究,你兴趣爱好咋这么广泛的,太有钻研精神了。我觉得自己好奇心也重,什么都想去尝试学习,但总是浅尝辄止,啥都不精,专注力太差了。

点评

好长时间没摆弄这个了,记得好像是博洋行书,可我对照了一下又觉得不太像。要不,就是赵孟頫行书?搞 不太清楚了。  发表于 2023-12-2 19:07
另外我比较喜欢你这“东西”二字的字体,能告知是什么字体吗?  发表于 2023-12-2 14:15
发表于 2023-12-2 14: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印象中以前好像读过另外一篇《口技》的文章,描写的是宾客会聚的热闹场面,记得好像还有婴儿啼哭声...《聊斋》这篇,居然能靠口技坑蒙拐骗卖药,倒是没想到。蒲松龄对场景描写的确厉害,生动形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心灵家园 ( 粤ICP备2022134291号-1 )

GMT+8, 2024-11-1 08:11 , Processed in 0.060534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